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抱膝吟的意思、抱膝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抱膝吟的解釋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躬耕壟畝,好為《梁父吟》” 裴松之 注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每晨夕從容,常抱膝長嘯。”後以“抱膝吟”指高人志士的吟詠抒懷。 宋 朱熹 《伏讀二劉公瑞岩留題感事興懷》詩:“誰将健筆寫崖陰,想見當年抱膝吟。”《紅樓夢》第三八回:“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清 黃遵憲 《上海喜晤陳伯嚴》詩:“橫流何處安身好,從子商量抱膝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抱膝吟”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主要用于形容高人志士的沉思或抒懷之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詞源與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據記載,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常“抱膝長嘯”,後以“抱膝吟”代指隱士或賢者對時局、人生的深沉思考與情感抒發(如裴松之注引《魏略》)。唐代李群玉在《長沙紫極宮雨夜愁坐》中亦寫道:“抱膝時為梁甫吟”,進一步強化了這一意象的文學意蘊。

  2. 詞語結構與含義

    • 字面:“抱膝”指雙手環抱膝蓋的坐姿,“吟”則為低聲吟誦或沉吟。
    • 引申:合起來表示一種沉浸于思考、默然獨處的狀态,既可能帶有憂思,也可能體現超然物外的境界。
  3. 文學與曆史應用
    宋代朱熹《伏讀二劉公瑞岩留題感事興懷》詩雲:“想見當年抱膝吟”,借以追慕前賢風骨;《紅樓夢》第三十八回中“清冷香中抱膝吟”則用于描繪孤高自賞的文人形象。

  4. 現代用法
    如今該詞可泛指陷入深思或獨自抒懷的情境,例如形容面對難題時的靜思,或表達對理想、人生的感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抱膝吟(āo xī yín)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意為坐着時将膝蓋抱住而吟誦。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手部的"扌"和肉部的"月",總計兩個筆畫。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跟簡體字一樣。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抱膝吟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還是由相同的部首和筆畫組成。這也是漢字在演變中的一種體現。 以下是一個使用抱膝吟這個詞的例句: 他坐在窗前,抱膝吟誦着古代詩詞。 抱膝吟是一個描述人坐姿的動作,并無太多相關的組詞、近義詞或反義詞。需要注意的是,這是一個比較特定的詞彙,常常用于描述文人雅士或修行者修身養性時的姿勢和行為。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