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熔鑄陶冶。比喻培養造就。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傅伯壽以啟擢用》:“首明趨向,願出鎔陶。”
“镕陶”是一個漢語詞彙,屬于較生僻的書面用語,其含義及擴展解釋如下:
基本解釋
指“熔鑄陶冶”,本義為通過高溫熔煉金屬并塑造器物的過程,引申為比喻培養、造就人才。例如宋代周密《齊東野語》中“願出鎔陶”,即表達希望接受培養和錘煉的意願。
出處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如周密《齊東野語·傅伯壽以啟擢用》中記載:“首明趨向,願出鎔陶。”。這裡的“镕陶”強調通過系統化的教育或實踐使人成長。
字義分解
擴展說明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被歸類為“培養造就”的同義表達,現代多用于強調系統性、長期性的教育或環境對人的塑造作用。例如可形容名師對學生的深遠影響,或特定文化氛圍對群體的潛移默化。
“镕陶”以傳統手工藝為喻體,生動體現了教育中“鍛造”與“滋養”并重的理念,屬于兼具形象性與文學性的表達。
镕陶的意思是陶瓷在高溫下熔化融合,也可用來形容心靈或情緒被某種力量或事物所感動、影響和改變。
镕陶是由镒 (yì)和陶(táo)兩個部首組成。
镒的部首是钅(金),總筆畫數為8。
陶的部首是阝(阜),總筆畫數為7。
镕陶一詞原本用于形容陶瓷在高溫下變得粘膩且易于被塑造。後來引申為形容一種特殊的感知和體驗,如音樂、藝術和文學作品對人們心靈的影響和他們對人們情感的塑造。
繁體字為熔陶。
在古代,漢字「镕陶」的寫法與現代相似,隻是書寫風格有所差異。
1. 聽到那首歌,我心情瞬間被镕陶了。
2. 這部電影真讓人陶醉,把觀衆完全镕陶在劇情中。
1. 镕陶藝術
2. 镕陶心靈
3. 音樂的镕陶
觸動、打動、感染、震撼
冷漠、麻木、無動于衷、不關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