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 五鬥米 ”。
(2).即五星。《黃庭内景經·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鬥煥明是七元。” 梁丘子 注:“五鬥,五星;七元,北鬥也。”參見“ 五星 ”。
“五鬥”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五鬥米的簡稱,常與古代官員微薄俸祿相關。例如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表達不向權貴低頭的清高氣節。
引申用法
現代漢語中可形容人因小利而妥協,如:“他堅守原則,絕不為五鬥米折腰。”部分資料提到“五鬥”在成語中可比喻貪吃,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古代星象學含義
“五鬥”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即五星),與北鬥七星并稱“五鬥煥明是七元”(出自《黃庭内景經》),反映古代對天象的觀測。
道教文化關聯
道教典籍中将五鬥與人體修煉結合,如“三真扶胥共房津,五鬥煥明是七元”,象征五行與人體能量的調和。
五鬥是一個漢字詞語,一般用來表示容器的容量單位。它的意思是“容量為五鬥”的意思。
五鬥的部首是“口”,它由5個筆畫組成。
五鬥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在古代,人們使用五鬥作為衡量糧食、酒、鹽等物品容量的單位。五鬥一般指的是一種容器,用來裝載谷物、液體等物品。
五鬥的繁體字是「五鬥」,與簡體字形式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寫五鬥的形式為「五口鬥」。中間的“鬥”字寫在右邊,與現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差異。
1. 這個小木桶的容量大約有五鬥。
2. 在古代,人們常常用五鬥來衡量米、面等糧食的多少。
五鬥盆、五鬥櫃、五鬥樽、五鬥米等。
五鬥的近義詞有“石鬥”。
五鬥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來确定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