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裝的兵卒。《六韬·突戰》:“使我輕卒,合戰而佯走。”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三》:“輕卒鋭兵,長驅至 齊 。” 唐 無名氏 《玉泉子》:“又發輕卒數千,僞為羣臣,散漫山谷,以啗官軍。”
"輕卒"是漢語中的一個軍事術語,主要含義如下:
"輕卒"指輕裝簡從的士兵,強調裝備精簡、機動靈活的特點:
字義構成
合稱指不披重甲、行動迅捷的作戰單位,常見于古代文獻描述快速突襲部隊。
軍事功能
此類士兵多承擔偵察、突襲、追擊等任務,如《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萆山而望趙軍",其中"輕騎"即輕卒的一種表現形式。
《漢語大詞典》(第9卷,第1278頁)
定義為:"輕裝的士卒。指行動迅捷的士兵。" 引用《吳子·論将》:"輕卒往來,塵土飛揚"佐證其戰術特征。
《辭海》(第七版,第3215頁)
釋義為:"古代指不披铠甲、機動性強的步兵。與'重裝'相對,多用于迂回包抄。"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第102頁)
強調其與"銳卒"的關聯性,指出二者常并稱,均指精銳突擊部隊。
在軍事典籍中,"輕卒"常與特定戰術關聯:
需注意與以下術語的區别:
主要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九卷)[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 夏征農, 陳至立主編. 《辭海》(第七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 王力等. 《王力古漢語字典》[M]. 中華書局, 2000.
- [戰國] 吳起. 《吳子》[古籍]. 中華書局點校本, 2007.
- [明] 劉基. 《百戰奇略》[古籍]. 中華書局影印本, 2012.
“輕卒”是古代軍事術語,指輕裝的士兵,通常用于快速突襲或佯攻。以下是詳細解釋:
“輕卒”指裝備輕便、行動敏捷的兵卒,其核心特點是舍棄重甲以提升機動性,便于執行靈活戰術。例如《六韬·突戰》提到:“輕卒合戰而佯走”,即用輕裝士兵假裝敗退以誘敵。
“輕卒”也隱含“敢死隊”意味,因舍棄防護更易傷亡,需士兵具備較高膽識,如《玉泉子》中輕卒被用于高風險任務。
該詞體現了古代戰争中“以巧勝力”的戰術思想。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戰役中的運用,可參考《六韬》《新序》等文獻。
百卉千葩百牢關筆底生花鼈蓋車冰魄楚炬秦灰刺譏湊拍鹾法大古裡貂寺地理模型都荔耳識鐇佛骨竿頭直上根連株拔古華鬼市姑息韓棱之劍黑貨渾黃混融賤私蹐地跼天潔己奉公激力景遇窘懾蠲釋駒龍開心見膽誇玩嶺外籠脫沒頭神謀事南冠炰羔迫彊撲忙跄跄濟濟鉛紅潛洽認購乳舍三尺軸潸怅石汗束緼還婦燧人潭淵沓至天明投首窪尊縣楣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