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蝸涎的意思、蝸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蝸涎的解釋

(1).蝸行所分泌的黏液。 唐 杜牧 《華清宮》詩:“鳥啄摧寒木,蝸涎蠹畫梁。” 宋 蘇轼 《籍田》詩:“魚沫依蘋渚,蝸涎上綵楹。”

(2).比喻無用有害的東西。 明 王世貞 《九友齋十歌》之九:“毋論愛者似鷄肋,在我亦足成蝸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蝸涎”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其解釋需結合文學、生物學及文化隱喻等角度:

一、基本含義

  1. 蝸牛分泌的黏液
    指蝸牛爬行時分泌的透明黏液,用于潤滑和附着表面。這一釋義在古籍中多次出現,如唐代杜牧《華清宮》的“蝸涎蠹畫梁”,宋代蘇轼《籍田》的“蝸涎上綵楹”,均以蝸涎形容蝸牛活動痕迹。

  2. 比喻無用或有害之物
    明代王世貞在《九友齋十歌》中以“蝸涎”暗喻累贅或無益的事物,如“在我亦足成蝸涎”,表達對冗餘之物的批判。


二、文化隱喻與藝術延伸

  1. 書法中的意象
    在書畫領域,“蝸涎”被用來比喻書法線條的柔韌與細膩。如蝸牛爬行留下的蜿蜒痕迹,象征書法筆觸的圓潤流暢,體現書寫者的功力與心境。

  2. 争議性解釋
    部分資料(如)提到“蝸涎”作為成語,形容言辭無力,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為誤傳或小衆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三、總結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爾雅》《說文解字》等典籍,或分析蘇轼、杜牧相關詩句。

網絡擴展解釋二

《蝸涎》的意思

《蝸涎》是一個具有貶義的詞語,主要指某個人心胸狹窄,為了小事而表現出極端的懷疑、小氣、吝啬等消極情緒的行為。這種人通常缺乏大局觀念,過于計較自己的得失,小心眼,不願意幫助他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蝸涎》的拆分部首是蟲和水,蟲字旁表示與昆蟲類物體相關,水字旁表示液體相關。《蝸涎》一共有13畫。

來源

《蝸涎》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有趣,蝸牛是一種動物,其體内分泌物稱為蝸涎。蝸涎是一種粘稠的液體,在蝸牛爬行時會從身上分泌下來,幫助蝸牛減輕身體的摩擦。由于蝸牛和蝸涎的特性,人們用“蝸涎”來比喻小氣、吝啬的人。

繁體

《蝸涎》的繁體字為「蝸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字形會有一些變化,因此《蝸涎》的古時候寫法為「螺涎」。

例句

1. 他真是個蝸涎,明明有錢卻不肯花一分錢幫助别人。

2. 這個公司的老闆太蝸涎了,給員工發的福利極其有限。

3. 不要跟那個蝸涎計較小利益,要着眼大局,争取長遠發展。

組詞

蝸涎世界、蝸涎心腸、蝸涎小氣、蝸涎狹窄。

近義詞

小氣、吝啬、斤斤計較。

反義詞

大方、慷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