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複的意思、無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複的解釋

(1).不再,不會再次。《呂氏春秋·義賞》:“詐僞之道,雖今偷可,後将無復。” 陳奇猷 校釋:“此文意謂詐僞之道,雖今可以苟且得利,後将不可復得利也。”《晉書·王導傳》:“ 桓彜 見朝廷微弱……憂懼不樂。往見 導 ,極談世事,還,謂 顗 曰:‘向見 管夷吾 無復憂矣。’” 唐 韓愈 《落葉送陳羽》詩:“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格局》:“ 聖歎 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辨髮,窮幽極微,無復有遺議於其間矣。”

(2).指不再有,沒有。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不死之事已定,無復奄忽之慮。”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少來搜集書史,頗得諸遺書,無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無論黑、白、黃,無複奴隸種。”

(3).沒有履行。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仲尼 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

(4).不能恢複。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規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無復,殘類滅宗亡國是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無複”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不再發生
    指某事物或行為不會再次出現。
    例如《呂氏春秋·義賞》:“詐僞之道,雖今偷可,後将無復。”
    晉代葛洪《抱樸子·對俗》中亦用此義。

  2. 不再存在
    表示某種狀态或事物徹底消失。
    如瞿秋白《赤潮曲》:“無複奴隸種。”
    南朝梁元帝的記載中也有類似用法。

  3. 未履行
    指承諾或責任未被完成。
    漢代劉向《說苑·雜言》提到“不信無復”,強調失信導緻無法維系關系。

  4. 無法恢複
    形容事物不可逆轉或無法複原。
    如《晉書·王導傳》中“無復憂矣”,暗含局勢已定。

二、成語用法

作為成語時,“無複”特指不可挽回的狀态,例如關系破裂、機會喪失等。

三、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例證或不同語境下的用法,可參考《呂氏春秋》《晉書》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無複》的意思

《無複》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不再有。在句子中,它通常用來指示某種狀态或情況的改變,表示不再出現或不存在。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無複》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無”和“複”。其中,“無”是一個獨體部首,表示沒有、無。它的筆畫數為一畫。“複”是一個合體部首,表示反複、再次。它的筆畫數為八畫。

來源

《無複》一詞最早出現在《文選·呂才集·狂瑟堂賦》中,由唐代文人劉禹錫所寫。在詩中,他運用了這一成語表達了對當時政治亂象的擔憂和對社會秩序的呼喚。

繁體

《無複》的繁體字為「無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寫法中,無複通常寫作「毋復」或「勿復」,其中的「毋」或「勿」也表示不要、沒有的意思。

例句

1. 過去的美好時光已經無複了。

2. 一旦犯下錯誤,就是無複挽回的。

組詞

無複是一個成語,沒有相關的組詞。

近義詞

無複的近義詞包括:不再、消失、絕迹、歸零。

反義詞

無複的反義詞包括:有、存在、依舊、持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