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頭的意思、木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頭的解釋

[wood] 砍伐下的樹木的統稱

詳細解釋

(1).尺度名。古代工匠量材伐木,以人頭取度而名。《周禮·考工記·車人》“半矩謂之宣” 漢 鄭玄 注:“半矩,尺三寸三分寸之一,人頭之長也,柯樨之木頭取名焉。”參閱 清 桂馥 《劄樸·木頭》

(2).木材和木料的統稱。 遼 李齊賢 《五冠山》詩:“木頭雕作小唐雞,筯子拈來壁上栖。”《紅樓夢》第十一回:“ 尤氏 道:‘我也暗暗的叫人預備了。就是那件東西不得好木頭。’”《兒女英雄傳》第六回:“一個彈子……一直打到東邊那個廳柱上,吧撻的一聲,打了一寸來深,進去嵌在木頭裡邊。”

(3).用以喻人遲鈍,不靈活。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六:“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頭。出語無知解,雲我百不憂。”《紅樓夢》第三五回:“你姨娘可憐見的,不大説話,和木頭似的,公婆跟前就不獻好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頭"一詞在漢語中共包含三個核心義項,其解釋體系源自權威詞典的曆時性記錄:

一、基礎物質定義 指代樹木采伐後經初步加工形成的材料,具有可塑性和可燃性特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界定為"木材和木料的統稱"(商務印書館,2016),該物質屬性在《漢語大詞典》中更強調其物理特性:"木材的通稱,用于建築、制造器物等"(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

二、引申語義系統

  1. 具象引申:特指未經精加工的原始木材,《齊民要術》記載"凡作屋,取生木頭"(北魏·賈思勰),此用法保留在當代方言中;
  2. 抽象引申:描述人的性格特征,《金瓶梅詞話》第五回"你這等木頭似的,勸着也不理"(明·蘭陵笑笑生),現代漢語中仍保留"木頭人"的比喻用法。

三、專業術語擴展 在佛教典籍《五燈會元》中記載特殊用法:"問:如何是禅?師曰:木頭",此處通過禅宗公案形成哲學隱喻(宋·普濟,1252年)。此釋義被《佛學大辭典》收錄為專有名詞解釋(丁福保,1922)。

網絡擴展解釋

“木頭”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mù tou(輕聲),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義

  1. 木材與木料的統稱
    指砍伐後的樹木或加工後的材料,廣泛用于建築、家具等領域。例如《紅樓夢》中提到的“木頭的杯”即指木制器皿。

  2. 古代度量名稱
    源自《周禮·考工記》,古代工匠以人頭長度(約1尺3寸)作為伐木的尺度标準,稱為“木頭”。

二、比喻義

形容人遲鈍、不靈活,或對情感反應遲緩。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一大夥兒都是木頭”,以及《紅樓夢》中“和木頭似的”均為此用法。

三、語言擴展

補充說明

在方言或網絡語境中,也可能用于調侃對方“呆萌”或“不解風情”,但此用法非正式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懸懸鞭箭逼疾纏蔽臣臣饬農吃虱子留後腿赤族噇吃蹈迪癫鬼洞洞灟灟斷舌返禦風緻更竄漢京汗酒酣縱鴻圖黃鼬家兵踐作寖多儆守掠盜斂缗烈暑靈燈臨閲盧盧明孝陵拍戲迫通憩館崎嶬啓祖全職群務擾從擾綏掃境繩鋸木斷設重實沈市制說不到私壻所向風靡潭渚天真爛慢銅澆鐵鑄同考試官吞哀外遷望風而逃無塵子霧聚下碇稅下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