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卧鼓的意思、卧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卧鼓的解释

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后汉书·隗嚣传》:“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李贤 注:“卧犹息也。” 北周 庾信 《移齐河阳执事文》:“自疆场卧鼓,边鄙收烽,义让之行,未能朞月。” 唐 钱起 《送李九归河北》诗:“南州初卧鼓,东土復维城。”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侯袭莒》:“衔枚卧鼓,出 莒 人之不意,自谓一鼓可以得 莒 矣。”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外曾祖葛芝山之死》:“寄语挥毫贵公子,櫜弓卧鼓百年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卧鼓是汉语中的古语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军事、文化两个角度解析:

一、字面释义与军事语境 “卧”指平放、倒置状态,“鼓”为古代军队发令器具。二字组合原指将战鼓平置,表示停止军事行动。《汉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收录该词条,释义为“息鼓,停战之象”,常见于古代军事文献,如《后汉书·隗嚣传》载:“夜勒兵马,晨压其营,吏士崩迫,泣血卧鼓。”

二、文化引申含义

  1. 隐蔽战术象征:据《中国古代军事辞典》(中华书局,2015年)解释,卧鼓引申为隐蔽行军策略,如《孙子兵法》所述“其徐如林,不动如山”的战术思想。
  2. 和平意向表达:在文学作品中常隐喻止戈息战,如唐代诗人李华《吊古战场文》有“万里奔走,连年卧鼓”之句,反映民众对和平的期盼。

三、现代语言学应用 《现代汉语典故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修订版)指出,该词现多用于历史题材创作,保留其古典意象,例如“卧鼓偃旗”成为固定词组,形容隐秘行动或停止对抗状态。

网络扩展解释

“卧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但核心解释可归纳如下:

基本含义

“卧鼓”指停止击鼓,常用来表示战争结束或局势恢复平静的状态。该词由“卧”(休息、停止)和“鼓”(战鼓)组成,字面意为“将鼓放倒”,象征军事行动的终止。

详细解释

  1. 军事场景
    在古籍中,“卧鼓”多用于描述战事停息后的场景。例如《后汉书·隗嚣传》记载:“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意为收弓停鼓,让百姓安居。北周庾信《移齐河阳执事文》中“疆场卧鼓”也指边境战事平息。

  2. 引申含义
    除字面意义外,该词可引申为隐蔽行动,如“卧鼓偃旗”指隐藏行军踪迹(如提到),但此用法需结合具体成语或上下文。

权威来源对比

使用示例

“卧鼓”主要用于描述战争结束或隐蔽军事行动,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周书》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聱取白话文才疏计拙乘甲此箇措想叨咷大戎德辉飞柱负志篙人獦狚格鬭衮黼寒乞儿红豆相思槐牙虎翼简覈坚执不从截至拘钤开境闿明狼突莲座敹甲緑李马垛纳言士腻歪屏围强本弱支强作蹊磴亲习起售七贤过关图戚姻器资权星羣枉屈指扫掩水案,水案儿顺成丝锥淘金热讨闹庭阶外王父刓阙僞俗卫玉位着闲窜乡家夏汛邪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