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木茂盛貌。 宋 文同 《秋興》詩之二:“盈庭不可止,蓊薉藏萬穴。” 清 王士禛 《漁洋詩話》卷下:“﹝ 戴本孝 ﹞其自題詩曰:‘叢薄何蓊薉,喬木無餘陰。’”
關于“蓊薉”一詞的解釋如下:
蓊
薉
“蓊薉”一詞可能有兩種理解:
當前資料中“蓊薉”并非常見固定搭配,可能為“蓊薹”(草莖細葉)或“蓊穢”(茂盛而雜亂)的筆誤,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确認。
《蓊薉》是一個中文詞彙,意為茂盛繁榮。通常用來描述植物繁茂生長或景物富饒壯麗。
《蓊薉》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艹”(草字頭部首),右邊是“廾”(雙人手拉物品部首)。總共包含15畫。
《蓊薉》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崔浩的文集《崔子向解》中,用來形容景物的茂盛和豐碩。隨後逐漸流傳開來,成為一種形容豐富、繁榮的詞彙。
在繁體字中,《蓊薉》的寫法為「蕪穢」。
在古代漢字中,有一種叫做篆書的字體形式。《蓊薉》的篆書寫法為:
!
艹(草字頭部首) 廾(雙人手拉物品部首)
1. 這片土地上的花草樹木生長得蓊薉茂盛。
2. 在春天,山間的景色格外蓊薉。
3. 這家公司近年來業務蓊薉,利潤大幅增長。
1. 蓊薉茂盛
2. 蓊薉豐盈
3. 蓊薉生輝
1. 繁茂
2. 富饒
3. 茂盛
1. 荒蕪
2. 蕭條
3. 草木凋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