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蔓生草的一種。夏日開花,其形如飛鶴,故名。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卷上:“鶴草,蔓生,其花麴塵,色淺紫,蒂葉如柳而短,當夏開花,形如飛鶴,觜翅尾足,無所不備。出 南海 ,雲是媚草。” 清 吳偉業 《賦得西隱寺古松》:“鹿芝香作供,鶴草錦成茸。”亦稱“ 鶴子草 ”。 唐 段公路 《北戶錄·鶴子草》:“鶴子草,蔓花也,其花麴塵,色淺紫,蒂葉如柳而小短,當夏開,南人雲是媚草,甚神,可比懷草、夢芝,採之曝乾,以代面靨,形如飛鶴狀,翅羽嘴距,無不畢備。”
鶴草,漢語詞彙中特指一種傳統藥用植物,其名稱源于形态特征與文化意象的結合。以下從詞義、植物學特征及文化意涵三方面解析:
字面構成
“鶴”象征長壽靈性,“草”指草本植物,組合後特指花瓣形似鶴喙或與鶴相關的草本。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9卷頁731。
植物學指代
鶴草為薔薇科植物龍芽草(Agrimonia pilosa)的别名,全草入藥稱“仙鶴草”。
來源:《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頁889。
命名由來
其穗狀花序的黃色小花形如鶴首,果序似鶴足,故得名。
來源:《中華本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卷4頁207。
藥用與文化價值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37卷,科學出版社,1985年,頁458;《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六卷。
結語
“鶴草”一詞承載植物形态特征與傳統文化隱喻,其釋義需結合藥學典籍與植物學文獻。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仍用于中醫藥領域,兼具學術價值與人文意蘊。
“鶴草”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根據上下文不同可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鶴草”由“鶴”和“草”組合而成,常用于比喻人的高尚品德。其中:
鶴草是自然界中的一種草本植物,具有以下特征:
如需了解具體應用場景(如成語造句或植物藥用),可進一步說明。
安淳白纩貶沒賓署不足道擦刮才貌雙絕裁音禅悟唇齒音撺哄鳥亂殚竭豆角兒沸水甘露門共産主義青年團宮奇訽嘩鈎嬰黑運和顔說色緩款甲牀緘鎖艦艇謹頓金裝菌蠢矩券懶鈍樂道忘饑黎赤列索立效隆美巒岚卵色穆親年逾不惑傩禮剽迫前鋒營棋布星羅輕死區寓忍隽不禁商館上廳行首山水升降機省愆居十八事獅子床樹丫私人財産嵩生讬傳韡烨問候卧薪嘗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