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問安視膳的意思、問安視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問安視膳的解釋

《禮記·文王世子》:“ 文王 之為世子,朝於 王季 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於寝門外,問内豎之禦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豎曰:‘安。’ 文王 乃喜。乃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節,則内豎以告 文王 。 文王 色憂,行不能正履, 王季 復膳,然後亦復初。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食下,問所膳。”後因以“問安視膳”為兒子侍奉父母的禮法,即每日必問安,每食必在側。《資治通鑒·唐文宗開成二年》:“太子當雞鳴而起,問安視膳。”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孝親》:“後喜居 暢春園 ,上於冬季入宮之後,遲數日必往問安視膳,以盡子職。”亦作“ 問寝視膳 ”、“ 問安視寝 ”。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尊敬師傅》:“ 綱 為太子陳君臣父子之道,問寝視膳之方,理順辭直,聽者忘倦。” 宋 陳亮 《廷對策》:“而問安視寝之餘,所以察詞而觀色,因此而得彼者,其端甚衆,亦既得其機要而見諸施行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問安視膳"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禮儀色彩的成語,出自《禮記·文王世子》,指古代貴族子弟每日向父母請安并侍奉飲食的孝行規範。該詞由兩部分構成:

  1. 問安:指清晨向父母長輩行禮問好,體現對尊長的關懷(參考《漢語大詞典》釋義);
  2. 視膳:原指檢查膳食溫度與分量,後延伸為照料父母飲食起居,《周禮·天官·膳夫》記載"膳夫授祭,品嘗食,王乃食",說明古代飲食侍奉的禮儀淵源(據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

該成語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形容恪守傳統孝道的行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釋為:"子女侍奉父母,每天問安并照料飲食起居",強調其承載的中華孝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問安視膳”是一個源自古代禮儀的成語,主要用于描述子女對父母的孝道,強調日常關懷與侍奉。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由“問安”(問候父母安康)和“視膳”(照料飲食起居)兩部分組成,字面意為每日向父母請安,并親自侍奉父母用餐。其核心是體現子女對父母的細緻關懷與禮節性侍奉。

二、出處與典故

  1. 原始出處:最早見于《禮記·文王世子》,記載周文王為世子時,每天多次向父親王季問安,并親自查看飲食冷暖和膳食内容,确保父親安康。
  2. 曆史應用:唐代文獻《資治通鑒》提到“太子當雞鳴而起,問安視膳”,要求太子恪守孝禮;清代昭梿《嘯亭雜錄》也記載帝王對太後的日常侍奉。

三、具體表現

四、延伸與演變

五、常見誤解

部分解釋誤将其理解為“官員對下級的關懷”(如),但權威文獻均指向子女對父母的孝禮,需注意區分語境。

這一成語生動展現了古代孝文化的細節要求,現代多用于形容恪守傳統孝道的行為,或文學作品中刻畫人物品德。

别人正在浏覽...

阿夷暴水北京市表彰缽特摩逋錢陳蕃室赤绶頂層鬥趣兒發髲訪世泛婚傅粉施朱浮冗拊視攻讦狗攮的故記桓郎笛瓠巴胡雁燋金爍石甲氏錦墩景企徑途驚跇禁密記注空虛花來假獵蠅利適氓智民甲南瓜子蹑蹀凝閉雀子骐骝壬公榮衰山樝石闌幹石南束教松楸松髓踏腳鉗趟子滔滔不竭田財天網帖頭退如山移尾綴痟首習慣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