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缽特摩的意思、缽特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缽特摩的解釋

紅蓮花。梵語padma的音譯。《大寶積經·菩薩藏會·金毗羅天受記品》:“時 金毗羅 與其部從,即持種種天曼陀羅華、殟鉢羅華、鉢特摩華、拘貿陀華、奔荼利華。”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二一:“鉢特,徒得反。舊言波頭摩,又作波頭暮,此雲赤蓮花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缽特摩”是佛教經典中的梵語音譯詞彙,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可歸納如下:

  1. 基本詞義
    指紅蓮花,源自梵語“padma”的音譯。在佛經中常與其他蓮花種類并列出現,如《大寶積經》提到“鉢特摩華”與曼陀羅華、奔荼利華等共同作為供奉之物。

  2. 别稱與演變
    又作“波頭摩”或“波頭暮”,唐代玄應《一切經音義》中解釋為“赤蓮花”,可見其在不同經典中的音譯差異。

  3. 文化背景
    蓮花在佛教中象征清淨與覺悟,紅蓮花(缽特摩)常與不同顔色的蓮花共同出現,代表不同修行境界或寓意。例如,殟缽羅華(青蓮)、拘貿陀華(黃蓮)等常與之并列。

注意:部分網絡解釋誤将“缽特摩”關聯到“菩薩”(bodhisattva),此說法缺乏權威依據,建議以佛經原文及權威詞典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缽特摩》這個詞是指一種古代的音樂樂器,類似于現代的鑼。它的拆分部首為钅、勺、日,總共有20畫。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印度,是印度宗教音樂中常用的樂器。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鉢特摩」。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缽特摩」常被寫為「貝特摩」。在這個寫法中,「貝」是指貝殼的意思,代表着器皿的形狀;「缽」則是指一種類似碗的容器,用來承載食物或悲傷的情緒;「特」則表示獨特、特别之意;而「摩」是音樂的意思。綜合起來,「缽特摩」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形狀的音樂器具。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手中拿着一個鮮紅的缽特摩,帶來了動聽的音樂。 與「缽特摩」相關的組詞包括「樂器」、「音樂」、「節奏」等。可以用來形容「缽特摩」的近義詞有「鑼」、「鼓」;反義詞可以是「琴」或「筝」等其他類似樂器。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隨時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