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水的意思、暴水的詳細解釋
暴水的解釋
(1).洪水。《漢書·溝洫志》:“ 屯氏河 不流行七十餘年……可復浚以助 大河 洩暴水,備非常。”《梁書·柳慶遠傳》:“郡遭暴水,流漂居民,吏請徙民祀城。”
(2).暴發洪水。《舊唐書·五行志》:“ 大和 三年四月, 同官 暴水,漂沒三百餘家。”《舊唐書·五行志》:“﹝ 開元 ﹞二十九年,暴水, 伊 洛 及支川皆溢,損居人廬舍,秋稼無遺。”
詞語分解
- 暴的解釋 暴 à 強大而突然來的,又猛又急的:暴雷。暴病。 * 。暴力。暴漲。暴發。風暴。暴風驟雨(亦喻聲勢浩大、發展迅猛的群衆運動)。 過分急躁的,容易沖擊的:脾氣暴躁。暴跳如雷。 兇惡殘酷的:兇暴。暴虐。暴君
- 水的解釋 水 ǐ 一種無色、無臭、透明的液體:水稻。水滴石穿。水洩不通。 河流:漢水。湘水。 江河湖海的通稱。水庫。水利。水到渠成(喻條件成熟,事情就會順利完成)。水可載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液汁:水筆。墨
網絡擴展解釋
“暴水”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ào shuǐ,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
名詞:洪水
指突然爆發的、破壞性強的洪水。例如《漢書·溝洫志》記載:“屯氏河不流行七十餘年……可複浚以助大河洩暴水,備非常。”,說明古人通過疏浚河道應對暴水災害。
-
動詞:暴發洪水
強調洪水發生的動态過程。如《舊唐書·五行志》提到:“大和三年四月,同官暴水,漂沒三百餘家。”,描述洪水突發導緻的災難。
補充說明:
- 詞源與用法: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直接使用,但可通過古籍理解其語境。例如《梁書·柳慶遠傳》中“郡遭暴水”即指某地遭遇洪水侵襲。
- 相關概念:與“暴雨”“山洪”等自然災害相關,但“暴水”更側重突發性和破壞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漢書》《舊唐書》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暴水(bào shuǐ)一詞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
暴水一詞指的是水體突然暴漲并泛濫的現象。它由“暴”和“水”兩個字組成。其中,“暴”的拆分部首是日(rì),筆畫數為8;“水”的拆分部首是氵(shuǐ),筆畫數為4。暴水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
繁體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繁體中,暴水一詞的寫法保持不變。而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把“暴”寫成“暴(bào)”,把“水”寫成“水(shuǐ)”。
例句
1. 暴雨過後,街道上發生了暴水。
2. 這個地區常常遭受暴水的襲擊。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暴雨、洪水、水災、水患
近義詞:洪澇、泛濫、漫溢
反義詞:幹旱、缺水、澇旱不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