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鄭玄 注:“定,安其牀衽也;省,問其安否何如。”後因稱子女早晚向親長問安為“定省”。《漢書·杜周傳》:“﹝陛下﹞親二宮之饔膳,緻晨昏之定省。”《晉書·王坦之傳》:“ 孝宗太後 慈愛之隆,亦不必異所生, 琅邪王 餘姚主 及諸皇女,宜朝夕定省,承受教誨。” 宋 範成大 《次韻陳融甫見贈》:“歸驂不可駐,晨昏思定省。”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小姐谏父》:“若重思唱隨之義,當同盡定省之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明日可移家去,仍與父母同居,庶便定省。”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四章:“餘自是以來,焦悚萬狀,定省晨昏,輒不久坐。”
(2).泛指探望問候父母或親長。《晉書·習鑿齒傳》:“每定省家舅,從北門入,西望隆中……未嘗不徘徊移日,惆悵極多。” 宋 楊萬裡 《羅氏萬卷樓記》:“每月之吉,定省其母夫人外,即往山齋。”《好逑傳》第一回:“隻叫一個貼身伏侍的童子,叫做 小丹 的跟隨,畢竟自進京定省父母走了。”
“定省”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傳統文化色彩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定省”指子女早晚向父母請安的禮節,源自《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後擴展為泛指對父母或長輩的探望、問候,例如《晉書·習鑿齒傳》中“每定省家舅”即指探望舅父。
現代語境中,“定省”一詞使用較少,但可借指對長輩的關心與探望,常見于文言或曆史類文本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禮記》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定省》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重意思。它可以解釋為固定、穩定,也可以表示省份。
《定省》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宀”部,右邊是“省”部。它一共有10個筆畫。
《定省》這個詞的來源源自于漢字的演變和應用。最早的定義主要用來表達建築物的固定穩定。後來,這個詞也被引申為表示某個行政區劃的省份。
在繁體字中,“定省”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是在曆史上,對于《定省》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出現較大的變化。
1. 這座房子建築堅固,定省不移。
2. 中國共有34個定省,2個特别行政區和1個中央直轄市。
定期、固定、穩定、省份、省市等。
固定、穩定、不變。
變動、不穩定、不固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