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民信局的意思、民信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民信局的解釋

(1).舊時私人經營的,以投遞信件、包裹,辦理彙兌等為主要業務的機構。約起源于 明 代 永樂 年間,流行于沿 江 、沿海及 運河 沿岸城市。 清 代 道光 至 光緒 年間最盛。1896年 清 政府正式設置郵政後,逐漸淘汰。

(2).僑批局的舊稱之一。經營華僑附有信件的彙款的行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民信局是中國古代民間自發形成的郵政服務機構,主要存在于明清時期,承擔民間信件、包裹及小額銀錢的傳遞業務。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以下四方面:


一、定義與曆史背景

民信局是民間私營的通信組織,誕生于明代永樂年間(15世紀初),興盛于清代,直至清末官辦郵政建立後逐漸衰落。其出現填補了官方驿站僅服務官府文書的空白,滿足了商民通信需求。據《漢語大詞典》記載,“民信局”指“舊時由商人經營的以遞送信件、包裹以及彙兌為主要業務的機構”。


二、核心業務範圍

  1. 信件傳遞:收寄私人信件,覆蓋城市、商埠及部分鄉村。
  2. 包裹托運:運輸貨物、樣品及小件物品,兼具物流功能。
  3. 銀錢彙兌:提供異地小額資金彙劃服務,類似早期民間銀行。
  4. 報刊發行:部分民信局兼營《申報》等民間報紙的派送業務。

三、運營模式與網絡

民信局采用特許經營與連鎖代辦結合的模式:


四、曆史地位與消亡

民信局被視為中國近代郵政的雛形,其網絡覆蓋推動了中國早期商業信息的流通。至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設立“大清郵政官局”,逐步通過行政手段整合民信局,至1930年代被完全取代。

補充說明:

“民信局”在文獻中亦作“民局”,《清史稿·交通志》載:“民局者,商民私立行棧,以通各省信件者也。”其名稱中的“信”字強調“信用”與“信息傳遞”雙重屬性。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6冊,第145頁
  2. 《中國郵政簡史》(人民郵電出版社)第三章
  3. 《清代社會經濟史研究》(中華書局)第七章
  4. 《中國近代郵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節

網絡擴展解釋

民信局是中國古代至近代的一種私營通信機構,主要承擔信件、包裹投遞及彙兌等業務。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起源

民信局是私人經營的民間通信組織,其核心業務包括投遞信件、運輸包裹、辦理彙兌等。根據記載,民信局約起源于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最初服務于商人群體,并在沿江、沿海及運河沿岸城市發展起來。

2.發展曆程

3.業務特點

4.衰落與轉型

1896年清政府正式設立國家郵政系統後,民信局逐漸被淘汰。其私營性質與分散運營模式難以與官辦郵政競争,最終退出曆史舞台。

民信局作為中國古代民間通信的重要載體,反映了商業發展對信息傳遞的需求,也為近代郵政體系的形成提供了曆史基礎。如需了解更多案例(如天津民信局名稱),可參考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本固枝榮不成體統騁效蕩散釘棚鼎足而三第一官豆糜二柄餌塊風旨附遞腹鳍府廨高中鬼宿黑秀桓伊笛回輪貨源驕黠節孝坊驚喜鶄莊具折矩式連三鬣戟靈卉淩壓爐甘石羅闉爐鑄滿腹經綸冒拜邈邈彌久敏核飄藩墜混撲嗤薔薇水愀然不樂期集所窮士蘆容說鋭身三上五落慎願市酤淌白炭化尪伛文帚五比丘五行家鹀屬祥祲饷挽閑雜人等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