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貧賤寒素。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睢水》:“ 操 本微素,嘗往候于 玄 。”
(2).謙詞。卑微的情愫。 唐 姜公輔 《對直言極谏策》:“欲申微素,進退憂惶。” 唐 劉禹錫 《代裴相公讓官第一表》:“自量氣力,忽恐奄時,則有微素,無階上達。”
“微素”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wēi sù,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貧賤寒素
指身份卑微、家境貧寒的狀态。例如北魏郦道元在《水經注·睢水》中提到:“操本微素,嘗往候于玄”,體現了對出身或境遇的樸素描述。
謙詞,表示卑微的情愫
用于自謙,表達個人謙遜的态度或情感。如唐代劉禹錫在《代裴相公讓官第一表》中寫道:“則有微素,無階上達”,強調自身心意的謙卑。
字義分解: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既可描述人的出身、性格(如謙遜樸實),也可作為自謙之辭。
如需更完整的古代用例或現代引申分析,可參考《水經注》及唐代文獻。
微素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微小、細微。它由“微”和“素”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微(彳) 素(糸)
筆畫數:微(3畫) 素(11畫)
微素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中:“形不勝文,故躁,靜能止。心不在焉,故惘。”其中的“故惘”可以理解為心思微小或含糊不明。
繁體為微素,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寫法中,微素的寫法并無特别差異。
1. 他的微素行動往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2. 這幅畫作展示了微素之美。
3. 音樂散發出微素的情感。
微小、微小化、微量、微纖維、素樸、素雅
微小、些許、細微
巨大、顯著、重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