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危國的意思、危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危國的解釋

(1).謂局勢不安甯、面臨危急的國家。《戰國策·東周策》:“夫存危國,美名也;得九鼎,厚寳也。”《史記·蘇秦列傳》:“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諸侯,存危國,寡人謹奉社稷以從。”《後漢書·獨行傳·李業》:“危國不入,亂國不居。”

(2).危害國家。《晏子春秋·問上十七》:“不從欲以勞民,不修怒而危國。”《史記·李斯列傳》:“臣聞之,臣疑其君,無不危國;妾疑其夫,無不危家。”《後漢書·楊震傳》:“昔 鄭嚴公 從母氏之欲,恣驕弟之情,幾至危國,然後加讨,《春秋》譏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危國”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理解:

一、名詞性含義:局勢危急的國家

指處于動蕩不安、面臨重大危機的國家。例如:

二、動詞性含義:危害國家

指行為或政策導緻國家陷入危險境地。例如:

古籍中的辯證思想

《後漢書·獨行傳》提出“危國不入,亂國不居”,體現了古代士人對政治環境的審慎态度,既包含對“危國”局勢的警惕,也隱含避免參與危害國家行為的價值觀。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戰國策》《史記》《後漢書》等典籍的用法。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古籍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危國》的意思

《危國》是一個中國成語,意思是國家面臨危險或處于危險的狀況。這個詞主要用來形容國家局勢不穩定或面臨重大危機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危國》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字:危(wēi)和國(guó)。

部首:危(丶)和國(囗)。

筆畫:危(6畫)和國(4畫)。

來源、繁體和古時漢字寫法

《危國》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九年》一文中,描述了晉國處于戰争狀态下的危機。

《危國》的繁體寫法為「危國」。

在古時的漢字寫法中,危的形狀有所不同,常見的寫法是「衛國」,意思相同。

例句

1.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我國正面臨着危國的局面。

2. 這位政治家通過穩定局勢,成功化解了危國的局面。

組詞

1. 危機:指在重要事項上出現緊急、嚴重的問題,容易導緻嚴重後果。

2. 危險:表示可能受到威脅、傷害或引發不良後果的狀态。

近義詞

1. 危殆:指處境危險,可能出現嚴重後果。

2. 緊急:形容情況迫切、需要立即處理的狀态。

反義詞

安定:指狀态穩定、平安無事的狀況。

穩定:表示事情或情況處于穩定、平衡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