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河雒的意思、河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河雒的解釋

見“ 河洛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河雒,漢語複合詞,由"河"與"雒"二字構成,具有地理指稱與文明象征雙重内涵:

一、地理概念 指黃河與雒水(今洛陽境内洛河的古稱)流域,特指中原核心區域。《水經注·雒水》記載:"雒水出京兆上洛縣讙舉山,東北過河南縣南,又東過洛陽縣南,伊水從西來注之。"該流域是華夏文明發源地之一,《尚書·禹貢》載大禹"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厎柱,又東至于孟津",形成"河雒"地理框架。

二、文化符號

  1. 河圖雒書典故 源自《周易·系辭上》"河出圖,雒出書,聖人則之"的傳說,《漢書·五行志》引劉歆言:"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雒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指代上古聖王受天命的祥瑞象征。

  2. 典籍記載演變 《說文解字》釋"雒"為"水名",段玉裁注:"雒水即今河南府洛陽縣南洛水。漢時假'雒'為'洛',魏晉以後多作'洛'。"現代《漢語大詞典》将"河雒"釋義為"黃河與洛水的并稱,亦指兩水流域的中原地區"。

三、曆史影響 《史記·封禅書》載"昔三代之居,皆在河雒之間",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指出:"都邑之自東方而移于西北,蓋周之都雒,實為東遷之始。"印證該地域作為政治中心的延續性。

注:文獻依據源自中華書局《水經注校證》、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等權威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河雒”是“河洛”的異寫形式,拼音為hé luò,注音為ㄏㄜˊ ㄌㄨㄛˋ,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具體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釋:

  1. 地理指代
    指黃河與洛水 的并稱,如《史記·鄭世家》提到“河雒之閒”,班昭《東征賦》中“望河洛之交流”均描述兩河流域的地理概念。

  2. 區域範圍
    泛指黃河與洛水之間的地區,如南朝江淹《北伐诏》中“肅清河洛”即指這一區域。

  3. 洛陽别稱
    因洛陽位于河洛地區,故“河雒”也代指洛陽,如《文選·班固〈西都賦〉》提到“都河洛”即指洛陽。

  4. 文化象征
    與“河圖洛書”相關,代表中國古代的哲學與占卜文化,如《禦賜訓辭記》中提及“河洛之所出”。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學語境,既可指自然地理,也可引申為文化符號。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詳細釋義,可參考《史記》《東征賦》等文獻或相關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蒼蒼本穑比肩疊踵禀化秉權不臧參會側庶長矛襯鋪尺短寸長春風沂水大佛閣鹗書發榜奉達粉澤膚合罘思工業産品豪鷹皇幹胡嚼混溟疆場狡逞僬僚近甸精了荊豔寖露郡侯客綱客紀口承兩人合穿一條褲子蠡結黧貌龍爪稷論除謀身撓弱切換侵刻榮年儒館濡洽三隣四舍盛閥升降舵十薮水窗填引绾納違阻溫州亂彈五德終始縣鹑仙閃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