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飾物。《後漢書·禮儀志中》:“仲夏之月,萬物方盛。日夏至,陰氣萌作,恐物不楙……以桃印長六寸,方三寸,五色書文如法,以施門戶。” 王先謙 集解:“ 錢大昕 曰:桃印,《宋書·禮志》作‘桃卯’。注稱‘桃印’,本《漢志》,所以輔卯金,則印當為卯之譌。 黃山 曰:《事物紀原》載 漢 用朱索,連五色剛卯為門戶飾,是桃卯即剛卯矣。而《輿服志》明以卯為印,則桃卯亦可謂桃印,非譌也。”《晉書·禮志上》:“按 漢 儀則仲夏設之,有桃印,無磔雞。” 宋 蘇轼 《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皇太妃閣》之五:“仁孝自應禳百沴,艾人桃印本無功。”
(2).謂女子口唇塗紅。 明 沉仕 《桂枝香·美姝》曲:“玉容梅襯,絳唇桃印。”
“桃印”一詞主要有兩種釋義,具體如下:
指用桃木雕刻成的辟邪物品,常用于古代民俗中懸挂于門戶驅邪。
形容女子口唇塗紅後的豔麗色澤,多見于文學作品中。
兩種釋義分别源于民俗與文學,需結合上下文區分。第一義更常見于曆史文獻,第二義則多見于詩詞曲賦的修辭。
桃印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
桃印的第一個字是“桃”,它的部首是“木”,共有十個筆畫;第二個字是“印”,它的部首是“卩”,共有五個筆畫。
桃印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
首先,從字義上理解,桃可以象征着美好、幸福、吉祥等含義,而印則代表着印章、圖章等。因此,桃印可以解釋為一種具有美好寓意的印章。
其次,從文化背景上理解,桃印源自傳統中國的文化。在古代的宮廷裡,徽章和印章是很重要的象征,常常被用來表示權力和身份。桃印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傳承了古代文化的瑰寶,具有一定的曆史意義。
繁體字裡,桃印的寫法仍然是“桃印”,并沒有特别變化。
在古代,桃印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桃的古字形為“月木”,印的古字形為“卩”。這些古字形在演變過程中逐漸簡化,最終形成了現代的“桃”和“印”。
1. 他獲得了一個有着桃印的官方文件,表示他已獲得了大使的身份。
2. 這枚桃印寫有精美的圖案,代表着祥瑞。
桃花、桃林、印章、印證、印記等。
印信、圖章、印鑒。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