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味感的意思、味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味感的解釋

[taste] 辨别味道的能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味感是漢語中描述味覺感受的複合名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舌頭接觸食物或物質時産生的滋味感受。《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舌頭嘗東西所得到的感覺”,強調生理層面的酸甜苦鹹鮮等基本味覺體驗。例如:“這道菜的味感層次豐富,鹹鮮中帶着微甜。”

二、引申義與專業語境

  1. 感官評價術語

    在食品科學領域,味感擴展為對食物風味的系統性感知,涵蓋味覺、嗅覺與觸覺(如辣感、澀感)的綜合體驗。《漢語大詞典》指出其包含“滋味與口感”,例如品鑒紅酒時需分析“單甯帶來的收斂性味感”。

  2. 抽象化表達

    文學或日常用語中可隱喻情感體驗,如“回憶裡滿是故鄉的味感”,此處借味覺通感表達懷舊情緒。


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5400-0.

網絡擴展解釋

“味感”一詞的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味感”指舌頭辨别食物味道的能力,即通過口腔内味覺器官對化學刺激産生的感知能力。其拼音為wèi gǎn,注音為ㄨㄟˋ ㄍㄢˇ。

詳細解釋

  1. 生理機制
    味感是食物在口腔中對味覺器官(如味蕾)的化學刺激引發的感覺,主要依賴舌頭上的受體細胞對甜、酸、苦、鹹、鮮等基本味道的識别。

  2. 詞語擴展

    • 近義詞:味覺(更強調生理功能)。
    • 反義詞:無直接反義詞,但可對比“嗅覺”(鼻子的感知能力)。

詞語出處

“味”字本義為“滋味”,最早見于《說文解字》,從口、未聲,與口腔感知相關。古詩文中也常用“味感”描述對食物或情感的體會(如中的詩句引用)。

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對食物風味的敏感度,如“味感敏銳”或“味感遲鈍”。在食品科學、烹饪等領域常涉及此概念。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定義與生理學解釋,如需進一步擴展,可參考中的味覺形成機制。

别人正在浏覽...

昂揚岸忽按需分配霸短白麻子貝梵筆下播音室禅扉惝怳剗刻遄飛啖齧鈍直伐阇羅發壞馮怒扶疾撫節負天港洞幹靈狗兒刮滌顧複孤旅烘烘華貫會客界沙捷業節誼金飙經用精忠枃降計日奏功就養舉場僚隸六十四卦裡弦鸾集鹿鳴筵賣奸蒙漠袍罩兒皮傅竅藏蛩山三段碑喪門鬼審幹受嬗四耗九丑桃李人痛懲統馭枉死羅城微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