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味感的意思、味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味感的解释

[taste] 辨别味道的能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味感是汉语中描述味觉感受的复合名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舌头接触食物或物质时产生的滋味感受。《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强调生理层面的酸甜苦咸鲜等基本味觉体验。例如:“这道菜的味感层次丰富,咸鲜中带着微甜。”

二、引申义与专业语境

  1. 感官评价术语

    在食品科学领域,味感扩展为对食物风味的系统性感知,涵盖味觉、嗅觉与触觉(如辣感、涩感)的综合体验。《汉语大词典》指出其包含“滋味与口感”,例如品鉴红酒时需分析“单宁带来的收敛性味感”。

  2. 抽象化表达

    文学或日常用语中可隐喻情感体验,如“回忆里满是故乡的味感”,此处借味觉通感表达怀旧情绪。


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5400-0.

网络扩展解释

“味感”一词的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味感”指舌头辨别食物味道的能力,即通过口腔内味觉器官对化学刺激产生的感知能力。其拼音为wèi gǎn,注音为ㄨㄟˋ ㄍㄢˇ。

详细解释

  1. 生理机制
    味感是食物在口腔中对味觉器官(如味蕾)的化学刺激引发的感觉,主要依赖舌头上的受体细胞对甜、酸、苦、咸、鲜等基本味道的识别。

  2. 词语扩展

    • 近义词:味觉(更强调生理功能)。
    •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对比“嗅觉”(鼻子的感知能力)。

词语出处

“味”字本义为“滋味”,最早见于《说文解字》,从口、未声,与口腔感知相关。古诗文中也常用“味感”描述对食物或情感的体会(如中的诗句引用)。

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对食物风味的敏感度,如“味感敏锐”或“味感迟钝”。在食品科学、烹饪等领域常涉及此概念。


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定义与生理学解释,如需进一步扩展,可参考中的味觉形成机制。

别人正在浏览...

编次避债台赤诚春秋装从恣點絢滴滴答答动秤儿都下二次曲线法钵法界观防慎扶质盖世太保耕十亩田隔热管窥黑姓缓解回定奬劝见责角糉嘉禧鸡飞狗叫凈国寖信久利局天蹐地阬泽孔雀裘廓恢论世梦说拿手漂寓皮綷批行骑赤鲤顷宫弃撇日增月益如嫂三号上主身架适情世套暑来寒往输小丝发死伤相枕太姥山桃花妆忒杀蜈蚣船乡帐西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