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肆議的意思、肆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肆議的解釋

亦作“ 肆義 ”。謂進言獻策,提出意見。《慎子》逸文:“故智者不得越法而肆謀,辯者不得越法而肆議。”《文選·陸機<演連珠>之二三》:“絶節高唱,非凡耳所悲;肆義芳訊,非庸聽所善。” 李善 注:“ 孔安國 《尚書傳》曰:‘肆,陳也。’” 南朝 宋 顔延之 《皇太子釋奠會作》詩:“肆議芳訊,大教克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肆議”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肆議”指進言獻策、提出意見,強調在讨論中自由表達觀點。該詞亦寫作“肆義”,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臣子或士人向君主獻策的行為。


二、字義分解

    • 本義為“陳列”,引申為不受拘束、任意行事(如“放肆”),也指“店鋪”(如“酒肆”)。
    • 在“肆議”中取“陳設、鋪展”之意,暗含“充分表達”的意味。
    • 指讨論、商議,或提出主張(如“建議”“議論”)。

三、文獻例證

  1. 《慎子》逸文提到:“辯者不得越法而肆議”,強調獻策需在法度範圍内。
  2. 陸機《演連珠》中“肆義芳訊”一句,以“肆義”代指陳述良言。
  3. 南朝顔延之詩雲:“肆議芳訊,大教克明”,體現通過建言完善教化。

四、近義詞與用法

“肆議”融合了“充分表達”與“商議建議”的雙重含義,常見于古代政治或學術讨論場景。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慎子》《文選》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肆議

肆議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彙,它的拆分部首是肉和言,筆畫數是15。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中。

繁體

在繁體字中,肆議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肆議的寫法有所不同。其中,“肆”字在古代的寫法更加像一個四角形,表現出一種放松自由的狀态。而“議”字在古代的寫法則更加類似于現代的“訁”,強調了言辭的重要性。

例句

1. 大家都在肆議這個項目的議題,争議不斷。

2. 媒體對于政治事件總是充滿肆議。

組詞

肆議在組詞中常常出現,以下為一些相關的詞彙:

1. 肆虐:指猖獗、瘋狂地行事。

2. 肆意:自由或放肆地行為。

3. 肆無忌憚:形容毫無顧忌地行事。

近義詞

與肆議相近的詞彙包括:

1. 争議:指對某一事物産生争執的不同意見。

2. 議論:讨論特定話題時發表的意見和觀點。

反義詞

肆議的反義詞是:

1. 沉默:指不說話或不發表意見。

2. 謙虛:指謙遜地掩飾自己的能力或成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