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璧。 晉 張協 《七命》:“雲屏爛汗,瓊璧青蔥。” 唐 黃滔 《水殿賦》:“裝羽毛而搖裔,疊瓊璧而熒煌。” 元 陳樵 《蔗庵賦》:“羣仙之居兮,瓊璧連楹。”
“瓊璧”是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玉璧,即古代玉器中的一種扁平圓形禮器,中間有小孔。拼音為qióng bì,注音符號為ㄑㄩㄥˊ ㄅㄧˋ。
二、字義拆解 •瓊:本義為美玉,引申指精美之物(如瓊樓玉宇),也是海南的别稱。 •璧:特指中間有孔的圓形玉器,常象征美好品德(如白璧無瑕)。
三、文獻用例 古代文學作品中常用于描繪華美場景:
四、綜合說明 該詞屬偏正式複合詞,"瓊"作修飾語強調玉璧的精美質地,常見于詩詞賦等韻文文體,現代多用于文學創作或古風語境。所有權威詞典均未收錄近反義詞,說明其詞義單一穩定。
瓊璧(pronounced as qióng bì in Mandarin Chinese)是指珍貴的玉石或寶石,也指珍貴的瑰寶或寶藏。它常用來引申指代珍貴的事物或人才。
瓊璧由王字旁和玉字旁組成,王字旁是它的部首。它的筆畫數為12畫。
瓊璧作為一個詞語來源于古代漢語。它攜帶着古人對珍貴寶物的向往和推崇。
在繁體中文中,瓊璧的寫法仍然是「瓊璧」,沒有改變。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時候的寫法,瓊璧的形狀略有差異,但整體結構和基本含義并沒有改變。
1. 他的畫作就像一顆瓊璧,令人陶醉其中。
2. 這家博物館收藏了許多曆史上的瓊璧,價值連城。
3. 這位音樂家的演奏水平已經達到了瓊璧之境,無人能及。
瓊璧争輝、珍瓏樓閣、瑰寶集錦、寶石幽香
珍寶、珍貴品、寶藏、寶石
普通物品、平凡之物、平庸之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