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恙的意思、亡恙的详细解释
亡恙的解释
(1).没有病痛。引申为安然存在。 汉 贾谊 《治安策》:“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居第》:“京师贵人,墙皆某所筑,数十年来,但见人物更换,墙固亡恙也。”
(2).问候语。犹言平安。
词语分解
- 亡的解释 亡 á 逃:逃亡。流亡。 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死:伤亡。死亡。 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灭殁卒兴存 亡 ú 古同“无”,没有。 灭殁卒兴存 笔画数:; 部首:亠; 笔顺编号:
- 恙的解释 恙 à 病:安然无恙。偶染微恙。别来无恙。 忧:“何恙不已”。 笔画数:; 部首:心;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亡恙"是古汉语复合词,由"亡"(通"无")和"恙"(疾病、忧患)构成,主要包含三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指没有疾病困扰的状态,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陛下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后朝,上议之,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陛下何以得传梁王!'太后怒。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欢。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陛下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来源:《汉语大词典》)
二、引申含义
- 身体康健:《汉书·高帝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句注引应劭曰"恙,忧也。二家折弃券,不责之,盖以此故,亡恙"
- 书信问候语:古代书信用作"愿君亡恙"式祝福(来源:《古代汉语词典》)
三、语法特征
作为谓词性结构,可接对象补语。《战国策·齐策四》载"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亡恙耶?民亦亡恙耶?王亦亡恙耶?'"(来源:《辞源》修订本)
网络扩展解释
“亡恙”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为综合解释:
1.发音与结构
- 发音:wáng yàng(注音:ㄨㄤˊ ㄧㄤˋ),部分网页提到“恙”的读音可能被误标为“yāng”,但权威来源如沪江词典和汉典均以“yàng”为准。
- 字形结构:“亡”为独体字,“恙”为上下结构,本义与疾病相关。
2.基本含义
- 无病痛、安然存在:指未受疾病或灾祸侵扰的状态。如《治安策》中“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意为“若这些诸侯王都安然无恙”。
- 问候语:古代用作问候平安的表述,类似“别来无恙”。
3.详细解释
- “亡”与“恙”的关联:
- “亡”通“无”(据部分语境),表否定;“恙”指疾病或灾祸(如“恙虫”即病原体)。
- 合起来即“无灾无病”,后引申为事物安然存在,如明代焦竑描述城墙“亡恙”即完好如初。
4.用法示例
- 文学引用:多见于古文,如贾谊、焦竑的作品。
- 现代语境:较少单独使用“亡恙”,更多以“无恙”表达类似含义,如“安然无恙”。
5.注意事项
- 部分网页(如)提到“因灾祸丧失生命”的释义,可能与“亡”单独表“死亡”的义项混淆,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 建议优先参考权威词典(如沪江、汉典)的解释。
如需进一步探究古文用例,可查阅《治安策》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败国丧家白翟被锡避境驳嘴不宣而战才敏尺璧非宝纯小数从自翠盈盈大立菊低留答腊豆花感咏高峯功成弗居公益害身河朔饮怀疑回漩尖嫩僥祸骄庸嫉妬鯨波鼉浪惊鸾纠摄郡门袀袨沮止宽慰兰兆聋瞶锚地绵力薄材眠食冥烦螃蜞契苾窃号起趋染青人墙宂职生数霜路澍霖说证丝萝炭妇跳蹬佻急听鹊推故污言秽语嚣秽遐漂歇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