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且然的意思、且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且然的解釋

(1).謂亦将如此。《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 賀 曰:‘且然,非所宜言。’” 顔師古 注:“謂亦将如此。”

(2).猶言尚且如此。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三》:“然喪具稱其家貲而不以死傷生,古之道也。雖於父母且然,況卑幼者乎?” 明 李贽 《複鄧石陽》:“佛教且然,況 鄧和尚 之語乎?”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字分南北》:“説話且然,況登場演劇乎?”

恭敬貌。 宋 蘇轼 《靜常齋記》:“泛而出,渺而藏,萬物之逝滔滔,此獨且然而不忘,吾其命之曰‘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權威來源的解析,“且然”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亦将如此
    指某事物或行為在邏輯上會延續或重複出現。例如《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中記載:“賀曰:‘且然,非所宜言。’” 這裡“且然”表示“也将如此”,強調事情發展的必然性。

  2. 尚且如此
    用于強調某一情況已存在,進而引出更進一步的結論。如金代王若虛《論語辨惑三》中提到:“雖於父母且然,況卑幼者乎?” 意為“對父母尚且如此,何況對地位更低的人?”。


二、引申用法

作為成語時,“且然”可表達“雖然如此,但依然……” 的轉折含義,例如明代李贽的《複鄧石陽》中:“佛教且然,況鄧和尚之語乎?” 即“佛教尚且如此,何況鄧和尚的言論?”。


三、字義分解


四、現代適用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如需引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如需進一步探讨,可參考《漢書》《論語辨惑》等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且然》的意思:

《且然》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事實如此,事情确鑿無疑。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且然》的部首是丶,總共有5個筆畫。

來源:

《且然》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形容某件事情确實如此,不容置疑。

繁體:

《且然》的繁體字為「且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且然」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結構與現代寫法相似,部首和筆畫也一樣。

例句:

他的解釋清晰明了,道理且然。

這個事實無可辯駁,且然存在。

組詞:

且然可作為其他詞語的部分構成,例如:深思熟慮、明了且然。

近義詞:

确鑿、無疑、真實。

反義詞:

不确切、懷疑、虛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