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王節的意思、王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王節的解釋

(1).帝王之符信,傳達王命的憑證。語本《周禮·地官·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 鄭玄 注:“王有命,則别其節之用,以授使者、輔王命者,執以行為信。” 宋 劉敞 《與郓州給事啟》:“竊承遠驅王節,俯壓 楚 郊。望清塵而匪遙,逼賤事之有守。”

(2).重大節日。 唐 符載 《中和節陪何大夫會宴序》:“中和,王節也。萬國承之,樂洪慶也。”按陰曆二月初一日為中和節,傳自 唐 始。參閱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王節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隨曆史語境變化,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禮制符號 指代古代天子授予使者的信物,象征王權。據《周禮·地官·掌節》記載,周代設"掌節"官職管理符節,其中"玉節"為天子專用,用于祭祀、軍事等重要場合。此類符節多以玉石制成,體現等級制度。

二、典章制度 引申為諸侯王需遵循的禮儀規範。《漢語大詞典》釋為"諸侯王朝見天子時的禮節",如《禮記·明堂位》所述"諸侯之宮縣,祭以白牡,禮以王節"(商務印書館《禮記譯注》)。唐宋時期演變為官職名,如宋代節度使别稱"王節"(《宋史·職官志》)。

三、人物稱謂 作為曆史人物名見于典籍:

  1. 南宋将領王節,建炎四年與金兵戰于明州(今甯波),《宋史·高宗紀》載其抗金事迹;
  2. 明代文人王節,萬曆年間參與結社活動,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記其文學成就。

上述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辭海》(第七版)詞條,及《周禮注疏》《宋史》等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王節”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帝王符信(核心含義)

指古代帝王傳達命令的憑證或符信,具有權威性和象征意義。


二、重大節日(引申含義)

特指古代重要的國家慶典或傳統節日。


其他補充說明

  1. 成語含義:在特定語境下,“王節”可形容君王或高尚之人的正直品德與行為。
  2. 人名指代:明代秦淮歌妓王節(王節娘)因與文人冒辟疆的轶事留名,但此為人名,與詞語本義無關。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進一步區分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闇書百為拜折子謗國杯筯幖幖荜辂碧濤躃躠不知所雲瞋波洞房繁迫烽警鳳轉撫勉蓋壤格校共享寡酒股分國際裁判喉咽滑落花嘴利舌胡姬桀宋金镳玉絡虀糟镌印勞心苦思兩市靈蹤流鄭尼菴怒怨攀陟朋侶朋簪劈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颯焉商略山嶽少不更事燒畲申束詩勢殊節說家肆義桃花潭天底下條綜提毓鄉衡仙師小公館脅肩低眉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