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昔的典籍。 南朝 宋 顔延之 《赭白馬賦》:“訪國美於舊史,考方載於往牒。” 明 宋濂 《進<元史>表》:“況往牒舛訛之已甚,而它書參考之無憑,雖竭忠勤,難逃疎漏。”
往牒是漢語中的書面古語詞彙,指代曆史文獻、典籍或官方檔案文書,尤指記載曆史事件的官方記錄。以下從詞源、釋義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詳述:
曆史典籍
指代記載前代史實的文獻,如正史、編年體史書。
例:《梁書·裴子野傳》載:“(子野)撰《宋略》二十卷……沈約見而歎曰:‘吾弗逮也。’其書多被采用,遂行于世,與往牒不同。”此處“往牒”指前代史書(來源:《梁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官方檔案文書
特指官府存檔的公文、譜牒或法律文書。
例: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雲:“往牒散佚,後人補綴,難免訛舛。”指散佚的官方檔案(來源:《文史通義校注》)。
結論:“往牒”是具權威性的曆史文獻稱謂,承載古代政治、文化記憶,多見于史學批評與文獻學論述。
“往牒”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wǎng dié,其核心含義指往昔的典籍,即古代流傳下來的文獻或書籍。以下是詳細解析:
字面構成
用法與語境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常見于對曆史文獻的引用或考證。例如:
若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獻研究中對“往牒”的注解。
裱畫邴車敝衣粝食辰太赤腳漢癡頑老子寵敬傳影點素東砍西斫飛鳳靴奉賀俘掠斧碪貴州滾瓜流油鼓弄杭絕黑墳滑擦昏頭搭惱活分虎翼家裡的腳子矜饬精好舉重若輕咳喘闚欲靈渠麗象羅縠銘飨募人出首南遷溺斃鷗社佩纕平米剖面破午破豔遷讁巧垂起化軟泥三複斯言殺生生性屬耳目思儡私憂素幡條纓天山佻身飛镞小冤家習慣于心甘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