佻身飛镞的意思、佻身飛镞的詳細解釋
佻身飛镞的解釋
隻身射箭殺敵。形容殺敵英勇,視死如歸。 南朝 宋 顔延之 《陽給事诔》:“ 瓚 誓命沉城,佻身飛鏃,兵盡器竭,斃于旗下。” 清 馮桂芬 《按察司金公墓志銘》:“臨危不渝,佻身飛鏃。”
詞語分解
- 佻的解釋 佻 ā 輕薄,不莊重:輕佻。佻薄。佻巧(a.輕佻巧詐;b.文辭細巧而不嚴肅)。 竊取,偷:“佻天之功以為己力”。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镞的解釋 镞 (鏃) ú 箭頭:箭镞。 形容箭的鋒利輕捷:“所為貴镞矢者,為其應聲而至”。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佻身飛镞”是一個古代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發音與釋義
- 發音:tiāo shēn fēi zú
- 基本含義:指隻身射箭殺敵,形容殺敵時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精神狀态。
出處與典故
- 文獻來源:出自南朝宋文學家顔延之的《陽給事诔》,原文為“瓒誓命沈城,佻身飛镞,兵盡器竭,斃于旗下”。
- 背景:描述将領陽瓒在守城戰中孤身奮戰,直至犧牲的壯烈場景。
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或定語,用于形容人的勇敢與決絕。
- 成語結構:聯合式,由“佻身”(輕捷投身)和“飛镞”(飛箭)兩部分組成,強調動作的迅捷與果敢。
示例與延伸
- 古代用例:清代馮桂芬在《按察司金公墓志銘》中引用“臨危不渝,佻身飛镞”,進一步強化其英勇内涵。
- 現代適用:可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贊頌不畏艱險、舍生取義的行為。
注意
-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行動敏捷”,但主流文獻均以“英勇殺敵”為核心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全宋文》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分析解答>
《佻身飛镞》的意思
《佻身飛镞》是一個比喻性詞語,意為形容人的舉止輕浮、行為不穩定、态度不認真。
拆分部首和筆畫
《佻身飛镞》可以拆分為以下部首和筆畫:
- 佻:亻(人)+ 小(小) 4畫
- 身:身(身體) 7畫
- 飛:飛(飛) 9畫
- 镞:金(金屬)+刂(刀) 15畫
來源
《佻身飛镞》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人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用于形容人們言談舉止輕狂疏忽的習性。
繁體
繁體字為「佻身飛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佻身飛镞》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寫法如下:
- 佻:卩(折疊的刀帶)+ 口(口)+ 人(人) 4畫
- 身:身(身體) 7畫
- 飛:飛(飛) 9畫
- 镞:矢(箭)+ 鬥(鬥)+ 刂(刀) 15畫
例句
1. 他的佻身飛镞的作風使得他在工作中經常出錯。
2. 少年的佻身飛镞讓老師對他的認真态度産生了懷疑。
組詞
與《佻身飛镞》相關的組詞:
- 佻薄:形容人行為輕薄、輕浮。
- 身輕如燕:形容人身手敏捷,輕盈靈活。
- 飛揚跋扈:形容人傲慢跋扈,不受約束。
- 镞書:指文風輕佻的著作。
近義詞
與《佻身飛镞》近義的詞語:
- 輕狂:形容人行為魯莽、輕率。
- 浮躁:形容人心情不穩定,容易激動。
- 薄情:形容人感情不深,不負責任。
反義詞
與《佻身飛镞》反義的詞語:
- 穩重:形容人行事沉穩、穩妥。
- 認真:形容人态度嚴肅、一絲不苟。
- 堅定:形容人意志堅定,不動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