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往牒的意思、往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往牒的解释

往昔的典籍。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访国美於旧史,考方载於往牒。” 明 宋濂 《进<元史>表》:“况往牒舛讹之已甚,而它书参考之无凭,虽竭忠勤,难逃疎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往牒是汉语中的书面古语词汇,指代历史文献、典籍或官方档案文书,尤指记载历史事件的官方记录。以下从词源、释义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详述:


一、词源与结构解析


二、核心释义与典籍用例

  1. 历史典籍

    指代记载前代史实的文献,如正史、编年体史书。

    例:《梁书·裴子野传》载:“(子野)撰《宋略》二十卷……沈约见而叹曰:‘吾弗逮也。’其书多被采用,遂行于世,与往牒不同。”此处“往牒”指前代史书(来源:《梁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官方档案文书

    特指官府存档的公文、谱牒或法律文书。

    例: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云:“往牒散佚,后人补缀,难免讹舛。”指散佚的官方档案(来源:《文史通义校注》)。


三、近义词辨析

结论:“往牒”是具权威性的历史文献称谓,承载古代政治、文化记忆,多见于史学批评与文献学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往牒”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ǎng dié,其核心含义指往昔的典籍,即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或书籍。以下是详细解析:


词义解析

  1. 字面构成

    • 往:表示“过去”“从前”,强调时间上的回溯(如“往日”“往事”)。
    • 牒:原指文书、簿册或证件(如“通牒”“度牒”),此处引申为典籍、文献。
    • 组合后意为“过去的典籍”,特指历史文献或古代记载。
  2. 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语境,常见于对历史文献的引用或考证。例如:

    • 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访国美於旧史,考方载於往牒。”
    • 明代宋濂在编纂《元史》时提到:“况往牒舛讹之已甚,而它书参考之无凭。”

综合释义


相关文献参考

若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献研究中对“往牒”的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般师犇萃博杂持牢大漕得男點見敌面段位讹混方目纱高庞篝石诡策还装槐燧黄干干家花骄忌交切鸡皮疙疸即早眷怜居易忼忾勒限帘试临分陵慢茂着牛衣泪诺诺复尔尔披采辟陋庆云琼蕊染溪鋭身蓐恼伤违山桑伸义尸骨熟化熟末顺斋说嘴打嘴属心贪玩叹扬涛涛条律通同一气委花违指仙侠嫺雅小错西高止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