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癡頑老子的意思、癡頑老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癡頑老子的解釋

愚蠢遲鈍的老頭。多用為自嘲、自謙之辭。《新五代史·雜傳十六·馮道》:“ 德光 責 道 事 晉 無狀, 道 不能對。又問曰:‘何以來朝?’對曰:‘無城無兵,安敢不來。’ 德光 誚之曰:‘爾是何等老子?’對曰:‘無才無德癡頑老子。’ 德光 喜,以 道 為太傅。”亦省作“ 癡頑老 ”。 宋 戴複古 《送别朱兼佥》詩:“黃堂若問癡頑老,新有登樓十二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癡頑老子”是漢語中一個頗具曆史意蘊的自稱式稱謂,其含義可從字義分解、曆史溯源、文化語境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分解 “癡頑”二字在古漢語中多指愚鈍、冥頑不靈的狀态。《說文解字》釋“癡”為“不慧也”,即心智未開;“頑”則含“愚鈍無知”之義(來源:漢典[zdic.net])。組合後常作自謙之辭,表達對自身愚拙的調侃。“老子”在此非指道家創始人,而是代指“老夫”,屬年長者的自稱,如宋代筆記《鶴林玉露》載:“古人自稱‘老子’,猶今人言‘老漢’也。”

二、曆史溯源 此稱謂始見于南宋文人陸遊,《劍南詩稿》卷四十七有“癡頑老子老更狂,浮名浮利空自忙”句,以自嘲口吻抒發超脫世俗的豁達心境(來源:國學大師[guoxuedashi.net])。元代王恽《秋澗集》亦用“癡頑老子疏慵慣,赢得年來事事遲”強化了其隱逸色彩,成為士大夫階層表達淡泊态度的典型符號。

三、文化語境 該詞多用于詩詞、書信等非正式場合,暗含兩層文化心理:其一符合儒家“自損以示謙”的交際傳統,其二折射出道家“守拙存真”的處世哲學。清代《通俗編·品目》評此類自稱:“雖雲自貶,實含避世自全之智。”現代《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舊時文人故作曠達的自稱”(來源: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漢語大詞典》電子版)。

網絡擴展解釋

“癡頑老子”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愚蠢遲鈍的老頭”,常用于自嘲或自謙。其中:

    • “癡頑”指愚鈍、頑固;
    • “老子”是古代年長者的自稱(非道家創始人老子)。
  2. 語境用法
    多為年長者表達謙遜或調侃自身遲鈍、不通世故,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中。


二、曆史典故

該詞源自五代十國時期官員馮道的事迹(《新五代史·馮道傳》):


三、擴展用法

  1. 簡稱“癡頑老”
    宋代詩人戴複古在《送别朱兼佥》中寫道:“黃堂若問癡頑老,新有登樓十二詩。”
  2. 文學化表達
    陸遊《遣興》詩以“老子癡頑慣轉蓬”自述晚年漂泊,強化了詞意的自嘲色彩。

四、總結

該詞兼具貶義與自謙的雙重性,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核心在于通過自貶達到避禍、示弱或幽默的效果,反映了古代文人在政治動蕩中的生存智慧。

别人正在浏覽...

傲狎八枋班命薄慢畢恭畢敬蔽美谶書匙面魚從俗浮沉怠容對半囮育飯牛屠狗飜然風言棼煙鋼镚兒鲠噎宮眷聒氣華嚴宗诘戎叽愣經營管理舊分儁邁匡诤蜋蟻靈祠渌杯虜庭媒媽媽秘苑木锜潘左破聲碻據洽悅欺君罔上情味頃之鳅蛑熱石省解神精始創式樣朔途熟聞銅律馱馱外公公危壁偎貼霞扉香炭鄉賢祠縣邑笑與抃會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