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tra income] [方]∶外快
(1).水名。指 長江 流經 四川 舊 彭山縣 的一段。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 江水 自 武陽 東至 彭亡聚 者……謂之 平模水 ,亦曰 外水 。”
(2).水名。舊 彭山縣 , 漢 稱 武陽 。 彭亡聚 亦稱 彭亡 。
(3).水名。 四川 以 涪江 為 内水 , 岷江 為 外水 。《宋書·朱齡石傳》:“今以大衆自 外水 取 成都 ,疑兵出 内水 ,此制敵之奇也。”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外水内水中水》:“‘ 宋 劉裕 遣 朱齡石 伐 蜀 , 寇譙 縱衆軍悉從 外水 取 成都 。’ 慎 按:‘ 外水 即 岷江 ,自 重慶 上 叙州 、 嘉定 是也。’”
(4).猶外鄉。《二刻拍案驚奇》卷七:“船上外水的人,見他們説的多是一口鄉談,又見日逐往來甚密,無非是關着至親的勾當,那管其中就裡。”
(5).猶外快。 巴金 《豬與雞》:“生活這樣漲法,那個不想找點兒外水來花?”
外水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名詞,其核心釋義如下:
基本含義:額外收入或外快
指本職工作以外的收入,或通過非正式渠道獲得的收益。例如從事兼職、獲取回扣、接受饋贈等所得。該詞常帶有非正式或非公開的語義色彩,強調收入來源的“額外性”與“非正式性”。(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1337頁;《漢語大詞典》(普及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年,第1562頁)
古義/地理含義:水名
在古漢語中,“外水”曾特指中國境内的一條河流,即今之岷江。這一用法源于古代地理文獻,用以區分不同水系。例如,《水經注》等古籍中提到的“外水”即指岷江主河道。(來源:《漢語大詞典》(普及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年,第1562頁;《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0738頁)
補充說明:
“外水”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外水主要指正常收入以外的額外所得,即“外快”。這一用法在方言中較為常見,尤其在四川、重慶等地區使用廣泛。例如:“他靠兼職賺了不少外水。”
水名:
地域劃分:
在明代文獻中,外水與内水用于描述不同水域的軍事或地理分界,如楊慎《丹鉛總錄》提到外水即岷江航道。
現代語境下,“外水”主要指額外收入,而曆史地理含義多用于文獻。建議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語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中的用法,可參考《水經注》《宋書》等史料。
背靜禀辭並載不知高下陳古刺今醇熟樗朽次止大動公慣調質抵鬭斷場飯筥騑服風榭告負高概光學士翰林院回雁峯攪攪角鹿交知階寵戒脫結襪金珠瑪米就駕菌圥刊發賫志以沒樂員立國安邦犂牛琳球鹵地倮靈率民命裡注定蓬龍戚孽欺天诳地遒峻熱呼呼桑榆暖升歌實封事為失之東隅水悍貪官蠹役昙摩銅盤王楊盧駱吳館舞羽下關子象辭校脩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