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三國 魏 任城威王 曹彰 。《文選·左思<魏都賦>》:“勇若 任城 ,才若 東阿 。” 張載 注引 蔡邕 《述行賦》:“ 彰 後為 任城王 , 植 為 東阿王 。”
(2).古縣名。今 山東省 西南部 濟甯 地。 漢 置, 明 廢。《漢書·地理志下》:“﹝ 東平國 ﹞縣七: 無鹽 ,有 郈鄉 。 莽 曰 有鹽亭 。 任城 ,故 任國 , 太昊 後, 風 姓。 莽 曰 延就亭 。”《後漢書·郡國志三》:“ 任城國 , 章帝 元和 元年,分 東平 為 任城 …… 任城 ,本 任國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 任 宿 須句 顓臾 , 風 姓也” 晉 杜預 注:“ 任 ,今 任城縣 也。” 唐 李白 有《對雪奉餞任城六父秩滿歸京》詩。
“任城”一詞具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解釋:
成語意義
“任城”作為成語時,由“任”(擔任)和“城”(城市)組成,指擔任城市官職、管理城市事務,強調官員應盡職盡責。但這一用法在現代語境中較少見。
地名意義
更常見的是作為地名使用,主要指山東省濟甯市下轄的任城區,也是曆史上的古縣名。其名稱可追溯至秦朝置縣,西漢設任城郡,後曆經朝代更疊,金代遷濟州治所至任城,逐漸發展為今天的行政區劃。
如需進一步了解任城區的旅遊或經濟信息,可參考當地政府官網(來源:、3、12)。
《任城》是一個詞,它可以指代山東省濟甯市的一個城區,也可以指代古代的一個行政區域。下面是關于《任城》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詞語的介紹。
《任城》的拆分部首是「人」和「土」。在筆畫上,「人」部首為2畫,「土」部首為3畫。
《任城》一詞來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魯國的一個行政區域,也叫「任邑」,後來演變為「任城」。
《任城》的繁體字為「任城」。
在古代,「任城」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常見的古時候漢字寫法有「任井」、「任井」等。
1. 我們去山東濟甯市任城區旅遊,欣賞了美麗的風景。
2. 曾經的任城是一個重要的政治中心。
與《任城》相關的詞語有:
1. 任城區:指山東省濟甯市的一個行政區域。
2. 任邑:古代魯國的一個行政區域,源于任城區。
3. 任縣:指河南省周口市的一個縣級行政區。
與《任城》近義的詞語有:
1. 任邑
2. 任縣
與《任城》反義的詞語沒有明确的對立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