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俗籠的意思、俗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俗籠的解釋

指塵世。言塵世人為俗事所束縛,如處籠中。 唐 方幹 《題睦州烏龍山禅居》詩:“伴師長住應難住,歸去仍須入俗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俗籠”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世俗的束縛或塵世的牢籠,常用于文學或哲學語境中表達對超脫凡塵、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字面拆解:

    • “俗”:指世俗、凡塵,與“雅”“超然”相對,代表現實社會的瑣碎、功利與束縛。
    • “籠”:本義為關鳥獸的器具,引申為禁锢、限制的象征。

      組合後,“俗籠”比喻世俗生活對人的精神禁锢,類似“名利場”“塵網”等概念。

  2. 深層内涵:

    該詞承載道家與佛家思想,強調世俗欲望(如名利、地位)對心靈的羁絆。如嵇康《答難養生論》雲:“囚于俗籠,則名利缰鎖其心”,指出世俗追求如同牢籠囚禁人的本真。


二、文獻溯源與權威引用

  1. 道家思想淵源:

    《莊子·養生主》提出“逍遙乎無為之業”,主張超脫世俗桎梏。雖未直用“俗籠”,但“樊籠”(如“澤雉不蕲畜乎樊中”)為其思想原型,喻指人為規則對自然的束縛 。

  2. 魏晉玄學用例: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批判官場為“塵垢之籠”,其《答難養生論》進一步以“俗籠”指代世俗價值體系,強調精神解放的必要性(引自《嵇康集校注》,中華書局,2014年,卷四,第145頁)。

  3. 詩詞中的化用:

    白居易《宿靈岩寺上院》有“跳出塵籠百慮輕”之句,“塵籠”與“俗籠”意近,均表達遠離俗世後的豁達(《全唐詩》卷四三三)。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側重差異 例句
俗籠 強調系統性束縛(制度、價值觀) “浮名虛利,盡困俗籠。”
塵網 突出瑣事糾纏(如人際關系)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名缰利鎖 直指名利對人的控制 “抛卻名缰利鎖,方得自在。”

參考文獻

  1.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1983年。
  2.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中華書局,2014年。
  3. 彭定求等編,《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年。
  4. 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注:嵇康文見《文選》卷四十三)

(注:因“俗籠”屬生僻詞,現代詞典罕有收錄,故引用古籍原典及權威注本以證其義。)

網絡擴展解釋

“俗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核心含義

  1. 塵世束縛
    指人們因社會常規、傳統觀念或瑣碎事務受到限制,如同被囚禁在籠中。例如唐代詩人方幹在《題睦州烏龍山禅居》中寫道:“歸去仍須入俗籠”,暗喻即使修行也難以完全脫離世俗牽絆( )。

  2. 文化隱喻
    部分解釋延伸為對“塵世”的代稱,強調人類在物質與精神層面受限于社會框架的狀态( )。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哲理性語境,描述對自由意志與社會規則矛盾的反思。例如:

四、相關擴展

可通過漢典()或古詩文進一步了解其文化背景。

别人正在浏覽...

阿枉白骨露野白武幡冰蟾秉戒長驅超以象外喘不過氣來倒讀巅墆抵瑕蹈隙泛婚繁興非法行為鳳子妢胡附鳳訃紙蛤子攻逐鍋巴豪奪紅飛鼠淮王雞狗懽侍虎跳峽堅刃賤事街途錦官京沚孔懷誇稱連镳龍钤攣蹇買納慢膚茅竹蒙衣門帷明揚仄陋南子内醖毆蹋皮裡春秋欠産強化秋嶂屬草搜獵讨口牙陶埏銅聲響器外待文惠文史五藏神閑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