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協風的意思、協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協風的解釋

春天溫和的風。《國語·周語上》:“先時五日,瞽告有協風至。” 韋昭 注:“協,和也,風氣和,時候至也。” 宋 蘇轼 《春貼子詞·皇帝閣之二》:“ 暘谷 賓初日,清臺告協風。” 王文诰 輯注引 鄭若庸 《類隽》:“協風,立春融風也。” 明 徐渭 《代元旦賀禮部某公啟》:“告協風於史氏,欽哉行夏之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協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次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自然現象
    “協風”原指春天溫風,常與節氣、物候相關。例如《國語·周語上》記載“瞽告有協風至”,韋昭注“協,和也,風氣和,時候至也”。蘇轼在《春貼子詞》中也提到“清臺告協風”,進一步印證其與春季的關聯。

  2. 比喻義
    衍生為衆人齊心協力、共同前進的象征。如現代用法中,它形容集體合作、團結一心的場景。


二、出處與用例


三、用法與場景

  1. 自然描寫:多用于詩詞或古文中描述春風和煦的景象。
  2. 社會協作:現代語境下強調團隊合作,如“協風而行,共克難關”。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詩句,可參考《國語》《蘇轼文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協風

協風(xié fēng)是一個由「協」和「風」組成的詞彙,可以拆分為「卄」和「立冖」兩個部首。

「協」的意思是協調、配合,它是一個表示共同行動的字,也可以表示合作。這個字由「十」和「右上具」組成,「右上具」表示人手,「十」表示兩人或兩個事物的結合。

「風」的意思是風,字形上表示了風吹動樹葉的樣子。它是一個表示自然現象的字,同時也可以指代風氣和風尚。

「協風」一詞源于《周禮·司樂》中的記載,用來形容音樂合奏時清脆明亮的樂聲。在古代,協風是一種樂曲的名稱,在樂器合奏時使用,代表着精神和諧。

在繁體中,「協風」是「協風」的寫法。繁體字的「協」是由「十」和「口」組成,「口」表示聲音,「十」表示早期形态的人物,合在一起表示人們和諧協作。

古代漢字寫法中,「協風」的字形比較繁複,包含很多部首和筆畫。部首包括「十」、「口」、「風」。古時候的筆畫包括橫畫、豎畫、撇畫、捺畫、提畫等。

以下是關于「協風」的例句:

  1. 兩人的協風演奏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她的講話溫和而具有協風的力量。
  3. 合唱團的協風演唱讓人們陶醉其中。

與「協風」相關的組詞有:協作、協調、協同、協力。

近義詞包括:協調、協同。

反義詞包括:不協調、不協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