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石砌的樓房。寺院藏經之所。 唐 杜甫 《昔遊》詩:“林昏罷幽磬,竟夜伏石閣。” 唐 白居易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員外》詩:“石閣僧上來,雲汀雁飛下。”
(2).見“ 石渠閣 ”。
“石閣”一詞在古籍和文獻中有兩種主要釋義,具體如下:
石砌的樓房,特指寺院藏經之所
該含義多見于唐代詩文,例如:
“石渠閣”的簡稱
石渠閣是漢代重要藏書機構,由蕭何主持建造(約公元前200年),用于保存秦朝典籍和漢代檔案,後成為學術研讨場所。此義項常見于曆史文獻,如《漢書》提及的“石渠論經”典故。
補充說明:兩義項均與古代文化建築相關,前者側重宗教功能,後者體現文獻保存功能。需注意語境區分具體指向,例如唐代詩文多指寺院建築,漢代文獻則多指皇家藏書閣。
《石閣》是指建造在山上或湖畔用于供人休憩、觀賞風景的閣樓。它常見于中國的古代園林、山水畫等藝術形式中。
《石閣》這個詞的部首是“石”,表示與石相關;拆分筆畫為石(5畫)和閣(9畫)。
《石閣》一詞最早出現于古代文學作品《白雲觀賦》,由南朝梁朝文學家陸機創作。陸機以石閣為主題,描述了自然山水和建築的美麗景色。
《石閣》的繁體字為「石閣」。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過去曾有不同的寫法。對于《石閣》這個詞,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略有差異,但基本結構和含義是一緻的。
1. 池上水面倒映着石閣的雕梁畫棟,别有一番意境。
2. 遊人們沿着山道來到了石閣,眺望遠處碧水與青山交相輝映。
1. 石亭
2. 石樓
3. 石橋
4. 石塔
5. 石庭
1. 山樓
2. 園亭
3. 亭子
4. 亭台
平地,無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