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紙空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基本釋義
指文章或言論通篇都是空洞的廢話,缺乏實質内容。常用于批評文字或口頭表達華而不實,如政治演講、商業宣傳中的虛假承諾。
結構與字詞解析
出處與背景
出自張庸《章太炎先生問答》:“若二三文人,假一題目,互相研究,滿紙空言,何以謂之擾亂治安?”,屬于近代産生的成語。
用法與感情色彩
使用場景
適用于學術、政治、商業等領域,形容缺乏實際行動支撐的言論,或浮于表面的文字作品。
注意:成語中“空”讀作kōng(第一聲),需與“空白”的“空(kòng)”區分。
滿紙空言是一個成語,指的是文章或言辭虛無缥缈,沒有實質内容,毫無意義。
滿: 水部 (氵) + 身字旁 (亻) + 二畫
紙: 纟 (糸) + 隻字底 (氣) + 二畫
空: 雲字頭 (穴) + 工字旁 (彡) + 五畫
言: 言字旁 (讠) + 三畫
滿紙空言最早出自唐代文學家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一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後來,《滿紙空言》成為這句詩中的名句被廣泛使用。在繁體字中,“滿紙空言”是“滿紙空言”。
在古代寫法中,滿的原始寫法是“滿”,紙的原始寫法是“紙”,空的原始寫法是“海”,言的原始寫法是“訁”。
他一直在滿紙空言,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建議。
滿篇空言、空談、滿紙荒唐
浮誇、空洞、空泛、空虛
切實、實際、實在、實質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