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昆劇的意思、昆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昆劇的解釋

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 江蘇省 南部的稱南昆,流行于 北京市 、 河北省 的稱北昆。用昆腔演唱,故稱。又稱昆曲。 巴人 《況锺的筆》:“看了昆劇《十五貫》,叫我念念不忘的是 況锺 那支三落三起的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昆劇(又稱昆曲、昆腔)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地位。以下從定義、曆史、藝術特色等方面綜合解釋:

一、定義與别稱

昆劇是以昆腔為單一唱腔的戲曲形式,其名稱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側重:強調聲腔時稱“昆山腔”,指清唱樂曲時稱“昆曲”,作為舞台表演藝術則稱“昆劇”。主要流行于江浙地區,後衍生出北昆、湘昆、川昆等分支。

二、曆史淵源

  1. 起源:元末明初起源于江蘇昆山一帶的民間清曲,經顧堅整理形成昆山腔,與海鹽腔、弋陽腔等并稱明代四大聲腔。
  2. 成熟:明嘉靖年間,魏良輔改革昆腔,創“水磨調”,融合南北曲特點,伴奏加入笛、笙等樂器,形成婉轉細膩的風格。
  3. 鼎盛:1570-1800年間,昆劇進入黃金期,出現大量經典折子戲,表演行當分工細化,形成“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的盛況。

三、藝術特色

  1. 劇本文學
    采用宋元雜劇傳奇結構,以折子戲為單元,文辭繼承詩詞傳統,講究長短句錯落,兼具音樂性與文學性。
  2. 音樂體系
    • 曲牌體結構,擁有千餘支曲牌,唱腔無過門,音域寬廣,真假聲結合難度高。
    • 伴奏以笛子為主,風格清逸婉轉,被譽為“水磨調”。
  3. 表演風格
    • 載歌載舞,動作細膩且高度程式化,通過舞蹈诠釋文詞意境。
    • 行當分工細緻,生旦淨丑各有特色,如旦角妩媚、小生儒雅、丑角诙諧。

四、文化地位

昆劇被稱為“百戲之祖”,對京劇、川劇、越劇等劇種影響深遠。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其典雅風格被譽為戲曲藝術中的“蘭花”。

如需進一步了解昆劇經典劇目或發展現狀,可參考權威戲曲研究資料或劇院演出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昆劇的意思

昆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起源于明代,流行于江南地區,以蘇州方言演唱,以悲涼的表演風格著稱。它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江南四大戲曲劇種之首。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昆劇的拆分部首是日字旁,它的筆畫數是6。

來源和繁體

昆劇這個詞來源于昆山,昆山又是昆曲的發源地。昆劇這個詞的繁體是昆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昆劇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緻仍然是由“昆”和“劇”兩個字組成。

例句

他的扮相和表演使得他成為一位出色的昆劇演員。

組詞

昆曲、劇種、表演、蘇州

近義詞

蘇劇、蘇州評彈

反義詞

京劇、豫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