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狹小的天地。 元 張宇 《閑述》詩:“何如剖破醯雞甕,看取人間大有天。”亦作“ 醯雞甕 ”。 元 張養浩 《慶東原》曲:“辭卻鳳凰池,跳出醯雞甕。”
“醯雞甕”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該詞源自《莊子·田子方》的典故。孔子曾感歎:“丘之于道也,其猶醯雞與!”(我對于大道的理解,就像甕中的小蟲一樣淺薄)。莊子借此表達道家思想的博大,後人用“醯雞甕”比喻思想或環境的局限。
“醯雞甕”通過具象的容器與小蟲,生動比喻了認知或環境的局限性,常用于文學和哲理讨論中,提醒人們突破狹隘、開闊視野。
醯雞甕(xī jī wèng)是一個漢字詞,由三個字組成。它的意思不僅有“大醢缸”的解釋,還可以用于比喻形容一個容納各種事物的地方或容器。
拆分醯雞甕的部首和筆畫有:
醯雞甕的源自于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形式是醯雞甕,而現代簡體字則是醯雞甕。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寫法發生了變化,繁體字逐漸被簡化為現代常用字。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以醯雞甕為例:
醯:酉 + 羲(xī)
雞:䳙(jī)
甕:甑(wèng)
醯雞甕可以通過下面的例句更好地理解:
1. 這個農村大院就像一個醯雞甕,容納了許多豐富多樣的生活。
2. 這個公司的文化氛圍就像一個醯雞甕,各行各業的人才都能在這裡發展。
與醯雞甕相關的詞彙有:
通過上述解釋,我們了解到醯雞甕是一個多義詞,除了字面意義上的"大醢缸"之外,還可用于比喻不同事物的容納和包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