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厖的意思、敦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厖的解釋

亦作“ 敦庬 ”。1.豐厚,富足。《左傳·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時無災害,民生敦厖,和同以聽。” 杜預 注:“敦,厚也;厖,大也。” 孔穎達 疏:“言人之生計,若財物足,皆豐厚而多大。”《國語·周語上》:“夫民之大事在農……敦庬純固,於是乎成。” 宋 黃庭堅 《送彥孚主簿》詩:“君但隱幾笑,諸老嘆敦厖。”

(2).敦厚。 漢 王充 《論衡·自紀》:“沒華虛之文,存敦厖之樸。”《後漢書·孔融傳》:“古者敦庬,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無過失。”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一:“以碩大敦厖之德,生於文明之運,矢厥謨猷,出入隆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敦厖”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其他說明

建議查閱《左傳》《論衡》等原文,或權威古漢語詞典以獲取更精準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厖(dūn páng)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表達一個人的品質或者行為舉止方面的優雅、慈祥和寬容。下面将對敦厖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進行簡要介紹。 敦厖的拆分部首為敦(音dūn)和厖(音páng),其中敦字在《康熙字典》中屬于“人”字部首,厖字則屬于“廠”字部首。敦厖的筆畫總數為15畫,其中敦字8畫,厖字7畫。 敦厖一詞來源于《史記·滑稽列傳》中的一句話:“敦厖溫良,寫寫難中筆,刻刻切中砭。” 這句話描述了一個人的品性和書寫能力。後來,人們将敦厖用于表示一個人的溫和和涵養。 在繁體字中,敦厖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敦字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但是厖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古時的《康熙字典》中将厖字寫為“⿰亻⿱廣黑”。這種寫法将廠字部分寫成了“廣”,并在下方加上了一個“黑”的字形。 以下是一些關于敦厖的例句: 1. 他的敦厖的舉止讓人感到舒心。 2. 她敦厖的态度讓人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懷。 一些與敦厖相關的詞語: 組詞:敦厚(dūn hòu)、厚道(hòu dào) 近義詞:和藹(hé ǎi)、親切(qīn qiè) 反義詞:粗魯(cū lǔ)、刻薄(kè bó) 希望以上對敦厖的解釋能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