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立朝夕的意思、立朝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立朝夕的解釋

立表觀測早晚日影以定東西方向。《管子·七法》:“不明於則而欲出號令,猶立朝夕於運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 尹知章 注:“均,陶者之輪也。立朝夕,所以正東西也。今均既運,則東西不可準也。”《墨子·非命上》:“言而毋儀,譬猶運鈞之上而立朝夕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立朝夕”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進行解釋:


一、字面本義

指樹立标竿測量日影以确定時間。古代通過垂直樹立的标竿(“表”或“晷”),觀察太陽升起(朝)和落下(夕)時影子的位置變化,以此推算時辰、節氣或方向。

例證:

《管子·七法》載:“立朝夕于運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

(意為:在轉動的陶輪上豎立測影的标竿,卻妄想其影子穩定,比喻方法錯誤無法達成目标。)

來源:中華書局《管子》校釋本(鍊接


二、引申義

  1. 确立準則或規範

    由“測定标準時間”引申為建立行事标準或道德法則,強調确立不可動搖的規範。

    例證:

    《經義述聞·通說上》言:“立朝夕所以正東西也。”

    (通過測量日影确定東西方向,喻指以準則辨明是非。)

    來源:王引之《經義述聞》(鍊接

  2. 持之以恒的實踐

    “朝夕”代表每日持續,故“立朝夕”隱含堅持不懈、始終如一之意。

    例證:

    清代學者章學誠《文史通義》稱:“學者當立朝夕之志,以成歲功。”

    (治學需确立每日目标,方能累積成年成就。)

    來源:漢典《文史通義》注疏(鍊接


三、現代漢語中的使用

現代語境中,“立朝夕”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論述,強調:


四、詞源結構解析

詞素 含義 作用
樹立/建立 動作核心
早晨/日出方向 時間與空間起點
傍晚/日落方向 時間與空間終點

整體構詞:通過空間測量(朝→夕)映射時間與規則的穩定性,體現古人“以空間喻時間”的哲學思維。

網絡擴展解釋

“立朝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立朝夕”指通過立表觀測早晚日影以确定東西方向。其中:

二、出處與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古代文獻:

  1. 《管子·七法》:“不明於則而欲出號令,猶立朝夕於運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 此處比喻若缺乏準則,如同在轉動的陶輪上測方向,結果不可靠。
  2. 《墨子·非命上》:“言而毋儀,譬猶運鈞之上而立朝夕也。” 強調言行需有标準。

三、使用場景

四、常見誤解辨析

部分非權威解釋(如)提到“命運轉變極快”的引申義,但根據《管子》《墨子》等典籍及權威詞典,此說法缺乏依據,可能與其他成語混淆。

五、相關拓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或《管子》原文(來源:、4、7)。

别人正在浏覽...

阿買碑座閉谷曹局塵溷臣姓笞榜刺天單方面大歲典守法崖敢士槁葬革更耕發谷呱呱歸祭過信骨岩岩壞決積案儉逼較明精胖迥逖集賢基于懼選苦谏狼狽周章藍田猿人留駐鸾飛鳳舞胪脹馬塍慢迹男女老少牛口之下跑槽譬解姘婦前所未聞熱力學第二定律人事不醒柔厚入宿入幸桑中尚然賞贊參回鬥轉沈思誓帶詩衢蹋頓委禽溫生絶裾顯擢潇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