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發言。《文選·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辭賦清新,屬言玄遠。” 李善 注引 臧榮緒 《晉書》:“ 阮籍 雖放誕,不拘禮教,然發言玄遠。”
“屬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來源中存在一定差異,綜合搜索結果可作如下解釋:
核心釋義
主要解釋為“發言”或“言辭表達”,常見于古籍引用。例如《文選·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中“辭賦清新,屬言玄遠”,李善注解引用了阮籍“發言玄遠”的典故。
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擴展解釋為“言辭得體、符合規範”,強調語言表達的恰當性和文明性。
發音分歧
多數來源标注為shǔ yán,但少數注音為zhǔ yán,可能與“屬”字的多音性有關(如“屬文”中讀zhǔ,表撰寫)。
用字考據
古義中“屬”通“囑”,但在此詞中更偏向“連綴、表達”的語境。
“屬言”一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屬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屬于言語”的意思。屬于是指某個事物所處的歸類範疇,言則是言語、語言的意思。因此,屬言表示某種語言中的特定詞彙、表達方式。
屬言的部首是“屍”,部首意味着字的類别。屬言總共有8個筆畫。
屬言的字源不甚明确,可能來源于古代的文字演變。其具體來源還需要進一步考證和研究。
屬言的繁體字為“屬言”。在繁體字中,字形會稍微複雜一些,由于不同地區和文化的影響,繁體字可能存在一些細微的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關于屬言在古時候的具體寫法,沒有相關的曆史記錄和資料紀錄。
1. 這個詞是我們國家特有的屬言。 2. 他使用了一些古老的屬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3. 由于方言的不同,不同地區之間的屬言存在一些差異。
屬言在組成詞語時可以用作前綴或後綴,例如:“屬言學”、“屬言化”。
近義詞:言辭、措辭、字句。
反義詞:方言、外言、外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