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箓預示之年代。録,通“ 籙 ”。《藝文類聚》卷十一引《尚書中候》:“ 帝堯 即政,榮光出 河 ,休氣四塞,龍馬銜甲,赤文緑色,甲似龜背,五色,有列星之分,鬥政之度,帝王録紀,興亡之數。”
“録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藝文類聚》《尚書中候》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録紀》是一本記載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的書籍。它通過文字記錄下來,起到紀實和曆史留存的作用。這本書包含了各種曆史事件、政治動态、文化傳承和人物故事等,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過去的曆史并從中汲取教訓。
《録紀》是一個漢字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金」和「糸」。部首「金」表示事物的性質,「糸」表示與紀錄相關的意思。這個詞共有11個筆畫。
《録紀》一詞最早出現于中國的古代文獻中,最初用于描述編寫曆史記載的書籍。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被廣泛運用,成為一種泛指曆史記載的專用名詞。
《録紀》的繁體字為「錄紀」。
在古代,「録紀」這個詞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其中,「録」的古漢字寫法是「錄」,意為記錄;「紀」的古漢字寫法是「紀」,表示叙述和記述。
1. 《録紀》中詳細記載了這個國家的興衰曆程。
2. 此書是一部重要的曆史《録紀》。
3. 他撰寫了一本《録紀》,記錄了當地的傳統和文化。
1. 録制:錄制,用影像或音頻設備将事物記錄下來。
2. 紀實:以客觀、真實的方式記錄下來的事實或事件。
3. 紀要:對會議、活動或文獻等進行精簡而準确的記錄。
1. 傳記:通過文字或影像記載人物生平事迹的書籍。
2. 史書:記載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傳承的書籍。
3. 編年史:按照時間順序記載曆史事件的書籍。
1. 小說:以虛構的故事情節為主導的文學作品,與曆史紀實有所區别。
2. 虛構:創作或描述不存在的事物或事件。
3. 謠言:缺乏真實性的傳聞或不實之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