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閲的意思、送閲的詳細解釋
送閲的解釋
送交審閱。 明 吳炳 《綠牡丹·假報》:“門生拙卷,偶然忘了,不曾送閲。”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堂規式》:“即将原被告狀訴禀詞彙齊粘連卷宗送閲。”
詞語分解
- 送的解釋 送 ò 把東西從甲地運到乙地:送信。送審。輸送。護送。呈送。 贈給:送禮。贈送。雪中送炭。 陪伴人到某一地點:歡送。送别。送親。 丢掉:斷送。 收迎取接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閲的解釋 閲 è 見“閱”。 筆畫數:; 部首: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送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根據語境具體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兩種解釋:
一、送交審閱(常見于古籍或公文)
這一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或官方文書,指将文件、卷宗等材料遞交給上級或相關人員審核。例如:
- 明代吳炳《綠牡丹·假報》中提到“門生拙卷,偶然忘了,不曾送閲”,此處指未将試卷送交審閱。
- 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莅任·堂規式》記載的“粘連卷宗送閲”,強調案件材料需整理後提交審核。
二、贈送書籍或知識供閱讀(近現代引申義)
部分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指以書籍、文物等形式贈予他人,使其能閱讀或學習,類似于“贈閲”(贈送書刊)。例如:
- 查字典等來源提到“送閲”可表示傳遞知識、信息,使他人受益,如贈送書籍或分享文獻。
補充說明
- 字形與發音:“閲”為“閱”的繁體字,讀音為yuè,意為閱讀、查看。
- 與“贈閲”的區别:後者明确指向出版機構贈送書刊,如滬江詞典解釋為“将自己出版的書刊贈予他人”,而“送閲”的贈送義更泛化,不限于出版場景。
總結建議
若在古籍或法律文書中遇到“送閲”,通常指向“送交審閱”;若在現代語境中作為成語使用,則可能側重“贈送閱讀”。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判斷具體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送閲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拆分為“辶”和“文”兩個部首,總共有11個筆畫。此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它的繁體形式為「送閱」。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送閲」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它被寫作「送閱」;而在《說文解字》中,則寫作「送讀」。這些寫法反映了不同曆史時期對于字形的變遷。
以下是一些例句,以幫助更好理解這個詞的使用和含義:
1. 我送你一本好書,希望你能夠從中受益。(例句)
在這個例句中,“送”表示将東西交給對方,而“閲”則表示接受或觀察。整個詞語的含義是通過給予他人某物,希望對方獲得一些好處或體驗。
除了單獨使用外,「送閲」還可以作為一個詞語的一部分,與其他漢字組成新詞。例如:
1. 書送閲:指将書籍贈送給他人。
2. 文章觸目而賦餘響,使人常思不忘。(近義詞)
3. 書信來往斷絕,不再有交流。(反義詞)
以上是關于「送閲」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用法。希望這些内容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