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度支的意思、度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度支的解釋

(1).規劃計算(開支)。《禮記·王制》“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 漢 鄭玄 注:“制國用,如今度支經用。”《北齊書·唐邕傳》:“比及 武平 之末,府藏漸虛, 邕 度支取舍,大有裨益。”

(2).指經費開支。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田制一》:“ 漢 之 武帝 ,度支不足,至于賣爵、貸假、榷酤、算緡、鹽鐵之事,無所不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蕙芳》:“女笑曰:‘婢來,亦不費母度支,皆能自得食。’”

(3).官署名。 魏 晉 始置。掌管全國的財政收支。長官為度支尚書。 南北朝 以度支尚書領度支、金部、倉部、起部四曹。 隋 開皇 初改度支尚書為民部尚書。 唐 因避 太宗 李世民 諱,改民部為戶部,旋複舊稱。參閱《通典·職官五》《文獻通考·職官六》《唐會要·尚書省諸司下》

(4).指經商。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朱閑泉詩》:“ 仁和 朱閑泉 司訓, 青湖先生 之子也。工詩善畫,久困塲屋,遂改習度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度支”是漢語中具有曆史沿革的財政術語,其核心含義指對國家財政收支的規劃、計算與管理。以下從詞義、職能及文獻依據三方面詳細解析:

1. 詞源與基本詞義

“度支”由“度”(計量、測算)與“支”(支出、分配)組合而成,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漢書·王嘉傳》記載“度支經用,取給于民”,指對國家財用的計算與調配。《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規劃、計算財政收支的職務或部門”,強調其統籌財政的職能。

2. 曆史職能演變

3. 現代語義延伸

當代語境中,“度支”多用于曆史研究或仿古表述,例如《中國財政通史》将“度支制度”視為古代中央集權財政體系的典型模式。在文學作品中,該詞常借指精打細算的理財行為,如“家中度支皆由母親操持”。

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度支”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曆史詞彙,其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規劃計算開支
    指對國家或機構財政收支的籌劃與管理。例如《北齊書·唐邕傳》提到“邕度支取舍,大有裨益”,即通過合理規劃財政,改善國家經濟狀況。

  2. 經費開支
    廣義上可指日常支出的費用。清代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提及漢武帝因“度支不足”而采取多種籌款措施,反映了這一用法。


二、官署名(曆史機構)

職能與演變


三、其他含義


四、文獻例證

“度支”既是古代財政管理的核心概念,也是重要官署名稱,其含義隨曆史變遷逐漸豐富。

别人正在浏覽...

嗷嘈鼻柱不定積分慚驚逞伎吹蕩觸途辭案邨店疊互藩侯敷求告債诟罵搆隙鼓颡忽爾灰不溜火網駕鵞佳好簡畼糾率具言劇州開懷郎官星兩庑豚遼東帽栾子末裔飄虀婆留千方百計砌疊勤悴情核窮絝取辦容民喪帻三人行必有我師讪臉山林隱逸失散四蔽私話死力鲐叟坦步貪讒托盧王度舞席烏錥蝦鬥響玉小分隊遐遙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