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身受的意思、身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身受的解釋

[suffer (personally)] 親身受到;親自承當

身受其害

“友邦”要我們人民身受宰割,寂然無聲,略有“越軌”,便加屠戮。——《“友邦驚詫”論》

詳細解釋

謂親身受到。《史記·龜策列傳》:“口得所嗜,目得所美,身受其利。” 魯迅 《書信集·緻李秉中》:“ 北平 亦無啖飯處,而是非口舌之多,亦不亞于 上海 ,昔曾身受,今遂躊躇。” 陳毅 《給羅生特同志的信》:“新四軍的艱苦鬥争為你所親見,所身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身受”是現代漢語中表示主體直接承受、親身體驗的複合動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義溯源 該詞由“身”(自身)與“受”(接受)構成并列結構,最早見于《論語·裡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句的注疏體系,表示主體對某種境遇的切身體認。在現代語境中,《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親身受到;親自遭遇”(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編纂組)。

二、語法特征 作為及物動詞使用時,常接雙音節名詞作賓語,如“身受其害”“身受重傷”。在句法結構中既可作謂語,也可充當前置狀語,例如“身為醫者,他身受病患之苦更能理解健康的重要性”(來源: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語法信息詞典》)。

三、語義延伸 在當代語用中衍生出雙重語義維度:既指物理層面的身體承受(如“身受酷刑”),也指精神層面的感受體驗(如“身受文化熏陶”)。《漢語大詞典》特别标注該詞多用于被動語境,強調主體對客觀境遇的承受狀态(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修訂本)。

四、近義辨析 與“親曆”“體驗”等詞相比,“身受”更強調承受過程中的被動性及結果留存性,如“身受戰火摧殘”較之“親曆戰争”更突出創傷的持續性影響(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身受”是一個漢語動詞,指親身經曆或承受某種境遇,強調直接體驗。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親身經曆、親自承受,多用于描述對某種境遇(尤其是負面)的直接體驗。例如“身受其害”表示自己遭受傷害。

二、用法特點

  1. 詞性結構:常作謂語,後接具體境遇(如“身受苦難”“身受恩惠”)。
  2. 情感傾向:多用于被動承受的語境,如《史記》中“身受其利”屬少數表積極含義的用例。
  3. 搭配擴展:可構成“感同身受”,比喻雖未親曆卻能體會他人感受。

三、經典用例

四、語義辨析 與“經曆”相比,“身受”更強調身體或精神上的直接承受,而非單純時間維度的經過。如“身受教育”側重教育過程中的切身體驗,而非簡單指接受過教育。

别人正在浏覽...

暴怨表演賽并兵不已穿行楚囊之情處逸磁體徂殁黨證兜嘴斷案亸委房謀杜斷岡坂構詞法逅適晃瀁晦僞江淹才盡疾步進就衿慮譏思酒幌鸠子絶産軍號浚泉狂海跨水魁閣連蜷燎鑪流氓集團龍碛亂色廬阜鬧房凝緩弄法舞文女曲攀鱗附翼跑反氣化凄冷秋飙入睡山崩水竭神門收養熟谙說書先生司令退閑托墳汙僈細部斜幅邪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