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審問的意思、審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審問的解釋

[interrogate] 詳細地問;仔細詢問

正在進行審問

詳細解釋

(1).詳細地問。謂在學問的探究上,深入追求。《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宋 葉適 《題朱晦庵帖》:“方急迫了劇邑,乃不忘博學審問之功,他日聞其政,必異于今人也。”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常成二公》:“每歲二月上丁,習舞釋菜。是日,舉學士之版,視其藝之上下,審問慎思,使知不足,教之導之,講論以勗之。”

(2).引申指精審的見解。 明 宋濂 《<杜詩舉隅>序》:“而《孝經》《易》《書》《詩》……各有審問,不但箋 杜 詩而已也。”

(3).詳細詢問。 金 王若虛 《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凡得一職,必先審問其同僚者何如人。” 元 無名氏 《殺狗勸夫》第三折:“元來我嫂嫂門前等,他是個婦人家,無燭從來不夜行,我出門去審問個分明。”

(4).審訊。 宋 蘇轼 《因擒鬼章論西羌夏人事宜劄子》:“當時執政,若且令邊臣審問 鬼章 等,以 阿裡骨 當立不立。”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雜錄》:“ 和 復審問,乃謂曰:‘汝固非劫 * ,然何得隱諱東鄰贖契錢八百千。’” 巴金 《關于<神·鬼·人>》:“我在 神田區 警察署受到審問的時候,有人問我怎樣在 普江 認識他。”

(5).确實的消息。《三國志·蜀志·黃權傳》:“ 蜀 降人或雲誅 權 妻子, 權 知其虛言,未便發喪,後得審問,果如所言。”《晉書·宣帝紀》:“追到 赤岸 ,乃知 亮 死審問。”《宋書·廬陵王義真傳》:“初, 高祖 聞 青泥 敗,未得 義真 審問,有前至者訪之,并雲闇夜奔敗,無以知存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審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定義

指有權威的機構或個人對特定對象進行正式、嚴肅的詢問,通常帶有法律或調查性質。例如:

2.詞義解析

3.與近義詞的區分

4.使用注意事項

若涉及具體法律程式中的審問規則,建議咨詢專業法律人士以獲取準确指導。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審問的意思

審問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表示對犯罪嫌疑人或證人進行詳細詢問和調查,以便了解事實并找出真相。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審問的拆分部首是"言"和"罒",表示與言語和刑罰相關。它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和繁體

審問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審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審問的寫法和現在稍有不同。它由「寸」(表示手的部分)和「口」(表示言語)組成,形象地表示了用手進行推問的過程。

例句

1. 警方對嫌疑人進行了嚴密的審問。

2. 律師在審問中提出了關鍵的問題。

組詞

審問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例如:

1. 審問室:進行審問的房間。

2. 審問記錄:對審問過程和内容進行記錄的文件。

近義詞和反義詞

審問的近義詞包括:詢問、訊問、盤問。

審問的反義詞是:釋問、釋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