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椎的意思、白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椎的解釋

亦作“ 白槌 ”。1.佛教儀式。辦佛事時由長老持白杖以宣示始終。《祖庭事苑》八:“白槌,世尊律儀,欲辨佛事,必先秉白,為穆衆之法也。今宗門白槌,必命知法尊宿以當其任。” 清 黃宗羲 《張仁庵<古本大學說>序》:“ 道闇 尋謝世, 秀初 白椎升座,聽講常數百人,諸方所稱 仁菴禪師 是也。”

(2).借指出家。 清 黃宗羲 《清溪先生墓志銘》:“ 雲怡 、 海岸 ,終為綱常人物; 可任 白椎秉拂,一往不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白椎”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解釋:

一、佛教儀式

  1. 基本定義
    指佛教活動中由長老手持白杖(白槌)主持的儀式,用于宣示佛事的開始與結束。這一儀式源自世尊律儀,旨在規範法會秩序,确保參與者肅穆專注。

  2. 曆史記載
    據《祖庭事苑》記載,白椎是佛事的重要環節,需由通曉佛法的尊宿擔任主持。清代黃宗羲的文獻中也提到相關場景,如“白椎升座,聽講常數百人”。


二、借指出家

在部分文獻中,“白椎”被引申為“出家”的代稱。例如清代黃宗羲《清溪先生墓志銘》中,用“白椎秉拂”形容放棄世俗、皈依佛門的行為。


三、成語含義(比喻義)

  1. 基本解釋
    成語“白椎”比喻無力或無能,源自古代醫學對白色椎骨的認知(椎骨象征支撐力,白色則暗示虛弱)。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他人無法勝任職責,或自謙能力不足。例如:“關鍵時刻他成了白椎,難當大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椎(bái zhuī)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以下是關于白椎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白椎的第一個字部首是白字的白部,第二個字部首是木字的木部。白椎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白椎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古代詩詞。白字表示顔色白或者光明、純潔的意思,椎字是指像樹幹那樣直立的東西。白椎常常用來形容高大挺拔、潔白如玉的樣子。 繁體字:白椎的繁體字形态為「白槌」。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白椎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具體的寫法可以參考古代字典或者研究資料。 例句:他站在遠處,身姿挺拔如白椎。 組詞:白椎并不常用于組成其他詞語,因為它本身已經具有較為完整的含義。 近義詞:高聳、巍峨、挺拔、俊秀。 反義詞:低矮、矮小、普通、丑陋。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幫到你!如有其他問題,還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