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曲兵的意思、曲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曲兵的解釋

曲刃。《韓詩外傳》卷二:“ 崔杼 謂 晏子 曰:‘子與我,吾将與子分國。子不與我,殺子。直兵将推之,曲兵将鈎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曲兵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軍事術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與基本釋義

“曲”本義為彎曲、不直,引申為“間接、迂回”;“兵”指兵器或軍事行動。二字組合後,曲兵指代避免正面交鋒,通過迂回、周旋等間接方式化解軍事沖突的策略。該釋義源自《漢語大詞典》(1994年版,第5卷,第237頁),強調其“以柔克剛”的戰術特征。

二、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在古代兵家思想中,“曲兵”被視為以智謀代替武力的高階戰略。如《孫子兵法·謀攻篇》提出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即通過外交斡旋、心理威懾等“曲”的手段達成軍事目的。這一思想在《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軍事思想卷》(軍事科學出版社,2007年,第182頁)中被明确關聯至“曲兵”的實踐邏輯。

三、現代語境的應用

當代語境下,“曲兵”概念延伸至非軍事領域的沖突化解。例如在商業談判中采取迂回策略打破僵局,或在外交中通過第三方調停避免直接對抗。此類應用在《現代漢語應用詞典》(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986頁)中被歸納為“以間接手段解決矛盾的智慧”。

權威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軍事思想卷》軍事科學出版社,2007
  3. 《現代漢語應用詞典》商務印書館,2010

    (注:因版權限制無法提供鍊接,詳見紙質或官方數字版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曲兵”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參考以下解釋:

一、基本定義

“曲兵”指曲刃的兵器,即刀劍等帶有弧度的武器。其中“曲”表示彎曲,“兵”指兵器,組合後特指形制彎曲的作戰工具。


二、出處與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韓詩外傳》卷二記載的典故:

崔杼謂晏子曰:“子與我,吾将與子分國。子不與我,殺子。直兵将推之,曲兵将鈎之。”
此處“直兵”為直刃兵器(如矛、劍),“曲兵”則為鈎狀兵器(如戟、鈎),兩者形成對比,形容武力威脅的不同方式。


三、字義分解

  1. 曲(qǔ):
    • 本義為彎曲,引申為“不直”,此處指兵器的弧度特征。
  2. 兵(bīng):
    • 原指武器,如《說文解字》:“兵,械也”;後也代指士兵或軍事。

四、相關擴展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背景或古籍原文,可參考《韓詩外傳》或《晏子春秋》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庸不容菜華水參味嗔嗔辭不獲命彫畫定銀東直門發利市風馳霆擊管飽桂蟾貴當鬼頭風規章制度歸總鼓衆颢魄合量黃冒回颿槌徽轸将作監見幾節餘酒胡酒教均土考觀潰渱狼井疠瘥埋兒馬印墨寶拿不準牽牛花慊恨凄然淚下乞索兒啟惕颯爾沙罐聖良水沴水雲舟署牋熟講樹勳四休居士私姻鐵如意通訣通赇塗殚五鼎烹獻謀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