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桑尼亞重要城市。人口約11萬(1978年)。曾是東非商業和奴隸貿易中心。世界最大丁香和丁香油輸出港。有丁香油提煉、椰子加工、制革等工業。市内有古老的蘇丹宮殿和伊6*斯6*蘭教寺院,市郊有能容萬人的大體育場。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桑給巴爾漢語 快速查詢。
“桑給巴爾”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基本定義
桑給巴爾(Zanzibar)是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的組成部分,由桑給巴爾島、奔巴島及2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2657平方公裡,人口約160萬。阿拉伯語中意為“黑人海岸”,曆史上曾是東非奴隸貿易和丁香貿易中心。
曆史與文化
經濟與旅遊
個别低權威性資料提到其為漢語成語,源自斯瓦希裡語“sante barbara”(聖巴巴拉),表示祝福。但此用法未見于主流詞典或權威文獻,可能為誤傳或小衆解釋。
建議優先以地理實體含義為準,成語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考證。
《桑給巴爾》是一個音譯詞,起初是指東非的一個城市,後來也用來指代東非地區。商業上,特指坦桑尼亞中部的港口城市達累斯薩拉姆。
《桑給巴爾》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巾,共有9個筆畫。
《桑給巴爾》一詞源自斯瓦希裡語,意為“撞擊大陸的虎”。在繁體字寫法中,可以将其譯為“桑吉巴爾”或“桑齊巴”。但一般情況下,桑給巴爾仍然是使用簡體字書寫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可以将桑給巴爾在古漢字寫法中寫作“桒給跋”。這種寫法已經不常見,現在通常使用現代簡化字來書寫。
桑給巴爾是東非的一個重要港口城市。
組詞:桑給巴爾港、桑給巴爾島、桑給巴爾旅遊。
同義詞:達累斯薩拉姆、坦桑尼亞。
反義詞:其他非洲國家或城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