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水裡納瓜的意思、水裡納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水裡納瓜的解釋

把瓜捺在水裡,放手便浮起。形容不能容納。 元 喬吉 《兩世姻緣》第三折:“我勸諫他似水裡納瓜,他看覷咱如鏡裡觀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成語“水裡納瓜”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成語解釋 拼音:shuǐ lǐ nà guā 本義:試圖将瓜果按入水中,但瓜因浮力會立刻浮起。 比喻義:形容事物無法真正融合,或雙方關系格格不入、難以相容。元代喬吉《兩世姻緣》用此比喻勸谏無效的徒勞行為。

二、出處與用法 最早典源:元代喬吉雜劇《兩世姻緣》第三折:「我勸谏他似水裡納瓜,他看觑咱如鏡裡觀花。」 語法特點:屬于偏正式成語,多作賓語、定語使用,常見于古代文學語境。

三、近義與延伸 近義詞:水底納瓜(同源異形成語) 情感色彩:中性詞,既可用于描述人際關系的疏離,也可喻指思想觀念的沖突。

注:不同詞典對該成語的釋義存在細微差異,部分現代解釋擴展為「做事不切實際」,但根據權威文獻記載,其核心語義仍以「不相容」為主。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水裡納瓜

水裡納瓜是一個成語,意為“不費力氣就能獲得好處”或者“輕而易舉地得到某種好處”。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為“氵”、“裡”、“納”、“瓜”,共有10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道教典籍《南華經·讓王篇》中的一則故事。相傳,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們到水邊休息,見到一隻瓜子漂在水上,孔子大笑并說:“水裡納瓜,天下最輕松的事情。”後來,這句話逐漸演變成了成語水裡納瓜。

在繁體字中,水裡納瓜的寫法和簡體字類似,隻是字形結構稍有變化,例如“裏”代替“裡”。

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漢字有所不同。據考古發現,古代漢字的筆畫也有一些變化。例如,“氵”字是“三點水”的舊寫法,現代的寫法是“三橫折”,而“納”字的古代寫法則是“纟”下面加一橫的形式。

以下是使用“水裡納瓜”這個成語的例句:

1. 這個項目對我們來說就像水裡納瓜一樣,幾乎沒有任何難度。

2. 他是個聰明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能水裡納瓜。

組詞:得水裡納瓜、不費力氣、輕而易舉。

近義詞:輕而易舉、不費力氣。

反義詞:費心力、困難重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